第591章 諸葛兄弟的連招(2 / 3)

小說:舍弟諸葛亮 作者:浙東匹夫

低。要讓那些每天大筆花錢的人相信,那才叫“精準投放”。

銀幣的後續推廣,肯定還需要一個過程,但最初的萌芽,確實稱得上發展很穩健,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

話分兩頭。

諸葛瑾鑄造發行合金銀幣的同時,也把自己的相關計劃、程序,以及後續的考量,都行文發去了江州的江北新城。

好讓二弟也及時掌握荊州這邊的情況,瞭解主公解決錢荒問題的進度,針對性地調整他今年在蜀中實施的財稅變法。

諸葛瑾發文的時間,甚至在劉備中秋節正式發放銀幣換賞之前。所以哪怕算上入川的路程,信使還是在八月中旬就順利抵達了江州。

諸葛亮聽說有人送來了大哥的公文,當然也非常重視,第一時間就親自接見了信使,當面驗看印信、而後拆看。

一邊拆信,諸葛亮見那信使儀表頗有特色,兩頰顴骨稜角突兀,談吐應對也算得體,反應挺快,知道什麼該知道什麼不該知道。

諸葛亮心中略微生出兩分好奇,便隨口問:“你是何出身現居何職”

那信使連忙長揖再拜:“南陽鄧芝,原本是劉景升治下寒士,主公入主江夏後,在下慕名投奔,為一小吏,去年得司徒賞識簡拔,如今為司徒府一曹屬而已。”

諸葛亮點點頭,沒有再多問,只是隨口吩咐:“此間事了,可在江州多住些時日,待我和龐士元商討應對之策,你再送還江夏。

信中所言鑄幣事宜,在益州這邊具體該如何宣揚,我自有主張。你出門之後,不該說的別說。

有閒暇可以看看江州的風土人情,親眼見證代役錢變法的利弊得失,回去也好跟主公和司徒彙報。”

鄧芝連忙點頭,表示他只是個送信的,不該知道的機密他都不知道,不該亂賣弄的訊息也絕不賣弄。

諸葛亮一邊看信,大致瞭解了一下鑄幣工作的前因後果、進展近況,一邊心中暗忖:

大哥從小吏之中發掘的一個普通曹屬,倒也有點潛力,假以時日或許是個人才。大哥識人於微末的本事,果然還是在我之上,這一點我怕是再練多年,也未必趕得上了……

諸葛亮在絕大部分智力謀略領域,都是從不服人的。唯獨對於識人用人方面,他始終真心佩服主公和大哥,覺得他們比自己做得更好。

他又哪裡知道,大哥去年是又藉著穿越者的先知,直接抄答案開掛了。

鄧芝此人,雖然籍貫是荊州南陽的,但歷史上他是因為荊州戰亂、移居蜀地,最初被劉璋麾下的龐羲用為小吏,然後劉備入蜀,才得重用,發跡很晚。

不過這一世,荊州地區還沒有爆發戰亂,曹操南侵也還沒發生,鄧芝還在荊州安住,劉備就入主江夏了。

自從五六年前,司馬徽、黃承彥、徐庶、向朗等荊州名士紛紛慕名投效劉備後,劉備在荊北三郡也越來越得人心。劉表領地內不得重用計程車人,只要是自負才乾的,紛紛湧向江夏、長沙,年輕的鄧芝也是悄然在列。

只是他才學根基更淺,也沒什麼名聲,去的又晚,四年前才去,劉備軍在荊州已經沒什麼空缺官位了,就只是從小吏做起。

做了三年小吏後,辦事口碑倒也不錯,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被諸葛瑾從小吏的花名冊中發現了,諸葛瑾就直接抄答案要走了。

凡是開府的重臣,下轄多半有不少“曹”,曹的長官叫曹掾,下面的普通辦事人員則叫“曹屬”。所以鄧芝如今級別其實還是很低,就是個跑腿辦事的。要做到大名士劉巴那個級別,才能一上來起步就是“曹掾”。

……

鄧芝得了諸葛亮的關照,送完信後便在江州的江北新城先安心住下。

打算利用這些日子,好好觀摩一下諸葛亮試點的代役錢制度的實際效果如何、對民間疾苦有什麼真實影響。

等將來回荊州時,也好如實向主公和司徒彙報。

這個時代交通不便,出入一趟長江三峽非常艱險。諸葛亮肯定要花不少時間準備回信,還要問問龐統那邊有沒有什麼訊息要一併捎回去的,這一來二去就更久了,所以鄧芝有的是時間閒逛。

當晚僅僅在驛館休息了一夜,稍稍緩解舟車勞頓。第二天一早,鄧芝就趁著早膳的工夫,向驛館的驛丞打探訊息:

“不知這江州附近,今年秋收之後,可有什麼徭役工程聽說諸葛令君在此試點代役法,那幹活的人手還夠麼”

驛丞也知道他的身份,便沒有瞞著他,隨口便回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