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業時代的經濟已經離不開石油了,因而中東的石油仍然對他們至關重要,同時這一地區又是世界的火藥桶,不僅有令人頭疼的巴以問題,同時阿拉伯世界內部因石油問題也是矛盾重重,在20世紀80年代爆發了兩伊戰爭,戰爭期間伊拉克和伊朗互相摧毀對方的石油生產設施和石油管道,使兩國的石油出口大幅萎縮,幸好這一供應缺口被其他國家補足,才沒有釀成災害。這一地區動盪的局勢使工業國家的石油供應處以極端不穩定狀態,這成了他們的一大心病。自視為世界領導者的美國當然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突然出動大批戰鬥機、轟炸機、武裝直升機、300多輛坦克、近千輛裝甲車,向科威特撲去,十萬大軍對科威特的萬人的軍隊,實力相差懸殊,不到一週時間,伊拉克軍隊就佔領了科威特全境。8月8日,薩達姆宣佈伊拉克正式吞併科威特。為什麼伊斯蘭兄弟之間打了起來呢?這著實讓人費解。

事實上,自從中東各國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國,以及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強勁增長,石油就成了中東國家的搖錢樹,為他們帶來了鉅額財富,但與此同時,圍繞這顆搖錢樹,中東各國之間的矛盾也開始越積越多。中東各國都是產油國,他們之間是有國界的,但地下的石油資源卻是不分國界的,石油的流動性往往使各國的石油開採成為引發矛盾的導火索。由於科威特卻沒有按照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定額進行生產,超額生產導致國際油價走低,這讓其強大的鄰國伊拉克非常不滿,薩達姆在1990年5月份舉行的阿盟首腦會議上就指責科威特的埃米爾(科威特最高統治者的稱呼)賈比爾私自提高原油產量,偷採伊拉克石油。但科威特否認自己偷採伊拉克的石油,至於科威特有沒有偷採伊拉克的石油,沒人能夠搞清楚,但為了換取收入而不顧定額進行開採確實損害了別國尤其是其鄰國伊拉克的利益。不只如此,除伊拉克外,中東半島上的阿拉伯國家都是君主制,這些國家的王室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都保持著親密的關係,因而他們常常受到美國的影響,透過增加產量來平抑(有時甚至是降低)國際油價,因而以薩達姆為總統的巴格達世俗的復興黨政權經常指責他們利用阿拉伯土地上的豐富資源為美國等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服務。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3。 美國為什麼攻佔伊拉克?(2)

為了給其他阿拉伯君主以告誡,更為了吞佔科威特的全部石油資源,薩達姆決定武力佔領科威特。於是便有了1990年8月2日凌晨的那場場面浩蕩的軍事打擊。

薩達姆佔領科威特後,美國總統老布什就決定出兵,他在國會進行的辯護上說:“如果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資源被薩達姆控制,那麼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業機會和民主國家的自由都將遭到沉重打擊。”當然,美國出兵伊拉克顯然不是僅僅為了所謂的“民主國家的自由”,他們想將自己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勢力進一步滲透到中東地區,為更好的保障自己的石油供應服務。科威特雖是一個萬平方公里的彈丸小地,但其石油儲量卻佔世界探明儲量的9%,如果美國能在科威特建立自己的勢力,就能進一步確保自己的石油供應,還能以此為槓桿影響整個中東。

很快,在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的“沙漠風暴”行動下,薩達姆的軍隊被趕回了老家,之後,沙特、科威特和巴林允許美國在其境內建立空軍基地和部署地面部隊,卡達也同意美國在其境內部署地面部隊,四國還同意美國中東地區設立中央戰區指揮部,隨時應對可能的軍事挑釁行為。此外,科威特、巴林、卡達、阿聯酋、阿曼還與美國簽訂了長期的“聯合防務協定”。從此,美國的軍事、政治勢力開始插入自己夢寐以求的石油王國——中東。

雖然美國透過海灣戰爭達到了向中東產油國的勢力滲透,但美國對自身的能源供應仍然缺乏安全感。海灣戰爭後,美國的所有石油公司統統被從伊拉克趕了出來,這樣,伊拉克切斷了對美國的石油供應。薩達姆還揚言要動用石油武器,利用自己的石油資源來操縱石油市場。在美國《21世紀的戰略能源政策挑戰》中這麼分析道:“伊拉克對中東的美國盟友、對地區和全球秩序以及石油從中東流向國際市場仍然是一大威脅。”此外,美國雖然與包括沙特在內的許多中東國家建立了同盟關係,但他們在國內和對外政策方面的利益越來越同美國的戰略考慮相矛盾,雖然美國對他們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但他們的內政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還要受到國內民眾情緒的影響,尤其是沙特。沙特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伊斯蘭教的兩大聖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