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總共6、7個人的公司,職責與崗位的分工本來就不明確,一個人往往要承擔數項職責和任務,甚至員工還要當“救火隊長”,哪裡有問題就出現在哪裡,何時有問題就出現在何時。創業公司尤其是這樣,因為它的人力成本要壓到最低,這就意味著創業團隊的一個人要當兩個人甚至三個人適用。
在這樣一個報酬與勞動量的不對稱的勞動環境裡,要求人朝九晚五,上班打卡請假報告,一切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則沒有人會盡心辦事。一個小公司出現人心不齊、人浮於事的情況,該公司離失敗也就不遠了。精神煥發與團結向上是一個草創公司最重要的制勝法寶,如果這樣的公司一個人只能當半個人、三分之一個人來用的話,這樣的業是創不成功的。
2000年出頭的時候,房地產市場剛剛發展。有一位我後來認識的老闆在北京某區縣創業搞房地產。當時,這裡的市場還很混亂,沒有秩序和規則,一切奉行的是叢林法則。黑社會、行賄受賄、幕後操作,在整個房地產市場裡面比比皆是。當時,這個老闆剛剛從大學畢業,與朋友合作開起了房地產公司。他記得他作為一個新人準備競拍他的第一個地塊時,另外一家公司的老總帶著黑社會找到他,要他放棄這個地塊。對方來了30多個人,他這裡連著朋友員工更不過10來人,可就是這點人,硬是卯著膽子生生地把對方帶來的人攔在了公司門口不讓進來,只讓對方老闆一人上辦公室談判,最後這位前輩拿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這個故事江湖氣和傳奇色彩都很濃。可是它也說明了,對一個弱小的創業企業而言,眾志成城是多麼的重要。創業企業會面對無數困難,沒有人的相助與齊心,往往最後的結果都是夭折,而反之則往往會發展壯大。
創業最重要的是激情。而激情最好的來源是氛圍。如果一個創業的領導者不能為他周邊的人提供一個充滿希望與溫暖的氛圍,那麼他的合作者很難說會盡心。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實在是至理名言。在不影響大局的時候,寧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過且過,也不要太理想主義,百般苛求,希望任何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意志與方向發展。這樣實則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只會徒然傷害合作者的積極性。
而學生創業做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教條主義與權威主義。我看到過很多大學生創業失敗的例子,第一個失敗的原因是三分鐘熱度,第二個就是與一起創業的朋友之間無法相處。創業公司不需要權威,而學生很多時候會在理想主義的驅動下,苛求周圍的人和事情,要求一切都盡善盡美。P的故事一個例子。我在開辦“天一碗”的時候,很多服務員來自於農村,並不理解我的經營理念,有的時候我很著急,就會說一些重話,結果員工的積極性大受影響。後來我改變策略,不再反覆說教,而是帶著他們一起做事情,身體力行把我希望達到的標準做給他們看,這樣的方式很快為他們接受,“天一碗”的發展也逐漸走上了正軌。
做事先做人。有些人喜歡外企的氛圍,理由是他不需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人事上,只需要做事即可,這樣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殊不知,這樣去做一個螺絲釘尚可,如果是去做一個領導者,無論中外,實則都離不開與人相處:要學習去寬容別人,要學會理解別人的想法,要學會傾聽。道德經說和光同塵,雖然這個詞在很多時候有一定的貶義,可是在有些時候,確實有他的道理。
創業,創的這份業,需要從打地基開始,而這個堅實的基礎,就是人。正如唱戲,搭臺子是簡單,可是最重要的是要有吹拉彈唱一個班子。有了戲班子,哪兒的場都能跑,哪兒的臺都能登。
創業,是人的事兒,不是事兒的事兒。
9。0禪錄:
種種執念之中,人對自我的執著最是難以破除。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想有所成功,跳出這個桎梏,寬容和包容他人,是題中應有之義。
大學創業:熱血陷阱
創業總與財富神話和一夜暴富相關。
大學畢業,兩手空空地走出校門,輝煌壯麗不屬於自己,名車大廈不屬於自己,這座大城市的一切不屬於自己。但卻想要擁有一切,想要迫不及待地獲得一切,想要成功,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年紀輕輕就被萬眾矚目。所以不願意一步步按部就班,想另闢蹊徑,用最短的時間像吹氣球一樣鼓搗出最大的財富。這,就是絕大多數大學生創業者的心態。
都知道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兒,可是人又經常對這句話選擇性地忽略。一個又一個的創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