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方面說明政府疏於防範和預警,明知市內是日軍化學部隊研發基地,也知地下有毒品,為什麼不提示建築開發工地警惕?另一方面是民工和收購站對地下挖出的不明物竟然一點防範戒備之心也沒有。我想,如果一個人思想、行為上存在隱患,疏於防範,不加剷除,就象沾上毒氣有潛伏期一樣,遲早有爆發、危害自己的時候。你對我們總說自己已經是大人了,聽了我們的勸導,說你們知道的我都知道、我知道的你們不知道。卻為什麼還保留那種好吃零食的孩童習慣?
你說的話,提醒了我,也應該引起你自己的警惕,如何對待金錢的問題。工作、生活面對的壓力和風險,並不亞於你考大學所承受的壓力和風險,要懂得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
8月16日
孩兒:
上週,雨天,包餃子時,你娘跟我說,趕上下雨天,就想一家三口人都在家,有一個在外邊,心裡就放不下。你娘為我和你,提心吊膽的時候太多、太多。你知道,在你高考衝刺階段尤其等待錄取的時刻,哭了多少次?
今天,你事先不同爸媽打招呼就在家裡安排同學聚餐,是低估了你爸媽,是你對爸媽存在某種不信任。你想,全家一起辦這件事,你和同學們會有多高興,我們也會尊重你們的意願,在家裡張羅完了,可以離開家讓你們去盡興。尤其你更不該對你娘發脾氣,已經是大學生了,總得有個是非標準。我和你,有責任有能力,更應該有份心願,讓你娘省心、高興才是。她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我和你有這樣或那樣的惡習,純屬人為的明知故犯的惡習,簡直深惡痛絕。你要知道你孃的苦心,絕不能做讓你娘傷心的事。
作為兒女,不應該也不能要求父母做什麼,因為父母對兒女,會做出他們所能做出的一切。有些不如願的事情,也該理解、體諒,努力透過自己的行為去彌補。誰會苛求自己的父母?
父子之間、母子之間,固然是一種天然的親情關係,但是,也需要自覺、有意識的去維護、保護、珍惜,不能做出有損親情的事來。人間最親不過父母,卻有多少父子、母女反目的?是不是應該引起你的警惕和重視?連這種最容易處理好的親子關係都處理不好,何談處理好其他社會關係?連父母都不尊重的人,怎能真正敬重尊重他人?
第一一五章 父命難違
吳宋不負父母的熱切期待,專八、考研、司法資格一一順利過關,讓吳為宋柔收穫了一連串喜悅。法碩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了,圍繞吳宋畢業後的去向,原本和睦的家庭一時出現尖銳的分歧,爭吵不斷,甚至拖鞋都飛了起來。
開始是吹風式的試探。
吳為說,研究生都畢業了,是國家認可的高階專業人才了,要自己出去闖。
宋柔反對道,別人的孩子不出去闖,趕上自己的孩子卻要闖;為別人的孩子能說話使上勁,到自己的孩子這了,卻不說了,不知你的心咋長的!再說了,你要是沒關係咱們也不指望,現成黎傑那樣的關係說一聲,行不行心思得盡到了。
吳為說,靠父母能有啥出息?
宋柔說,我不管出息不出息,就想讓孩子少遭罪。
吳為問吳宋,你自己是怎麼想的?
吳宋一臉茫然的樣子道,咋的都行。
吳為道,你不能咋的都行啊,在這樣的問題上你自己得有個主意啊!你要進了銀行,你學的英語、法律就用不上了,你比那些經濟金融專業畢業的學生至少要差3—5年時間。專業決定命運,你可要想好了。
吳宋露出救助的眼神,很為難地道,我自己也不知怎麼辦才好,到時候再說吧。
吳為道,別到時候再說啊,先有個思想準備。
宋柔越聽越來氣,你就自己想辦法去吧,你就當有個沒長心的爹,他爹揍他時缺道工序。
吳為堅持道,還是要自己闖。
宋柔道,闖闖闖,就知道一個勁闖,你下次見到黎傑打個招呼,看看他什麼態度還不行?如果實在不行再說,他那要不行。我看你也白乾了,還說與人家關係如何如何,到自己兒子這了,就不能說說?
吳為看那個架勢,忙道,說說可以,可別指上。
宋柔氣道,我們也沒有說非得指上你。
學校來了新入行員工培訓班,一天早上,吳為在院裡的大門口站著。看著學生們陸陸續續地走進樓內教室去上課。快到上課時間了看到還有一個學生在門前抽菸。班主任華俊告訴吳為,這是黎行長的兒子。
吳為笑道,你就管我叫大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