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a行,權威報紙前所未有地連續兩天在頭版頭條報道同一個地方的新聞事件。
鄭女士又很客氣地說道,其實我們不過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一些
事情,沒想到會引起這樣的反響。
吳為說道,許多事情過後看來很簡單,當時那位老者走了好幾家銀行卻都遭到拒絕,到了你這能夠熱情辦理就說明不簡單了。李濤又領著吳為他們到了南新支行,吳為聽那裡的李文行長介紹,原來文明用語的發源地在此,李文很感慨地說,講客戶是上帝,可在我們許多中國心目中沒有上帝這個概念,客戶來了在我們的櫃員心目中就是產生不了親近感。我們提出客戶就是解放軍,客戶就是親人。這樣一說,我們的員工都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了,根據市裡倡導的文明用語活動,我們又抽調專人專門研究銀行的文明用語,歸納整理出來90句用語讓員工熟記並運用到服務活動中。文明用語效應出來了,也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有的兄弟行來學習考察回去整理出360句文明用語,說
成是他們總結歸納出來的。咳,不說了。
吳為接過話題說,那個報道我也看到了,當時我就說360句誰能記得住啊。中午行裡安排吃飯,酒桌上又有新的發現,一桌人除了吳為和關景濤兩人以外都是轉業軍人。吳為很有感慨地說,銀行的人很排斥轉業軍人,以為人家是外行,不懂業務,歧視人家,你們這裡發
生這麼大影響的事情卻完全是由軍人做出來的。
李濤說,市行主管的行長也是軍人。吳為說,軍人的文化悟性好,我想研究一下這個軍人效應,寫點東西。李濤等人忙不迭地阻攔道,你可別寫這類東西,寫出來人家會說,你們這種人也只能搞這一套。
吳為道,我作為民兵提杯酒,敬各位軍人一杯酒,祝賀你們取得的輝煌成就!說完杯中一大半酒全乾了,大家也都非常爽快地幹了,又讚賞吳為不是軍人勝似軍人。回到賓館,吳為興奮起來,提筆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對泉城a行文明用語現象的理性思考,給關景濤看了,他感覺寫的非常好。吳為說,明天咱們兩個再去行裡跟他們談談。第二天,兩個人又到了行裡宣傳部,把文章給李濤等人看了,他們看了感覺寫的也非常好,來了那麼多的考察團隊,還真沒有人從這
個高度總結思考的。於是他們建議吳為與他們主管行長談談,吳為自然同意。李濤便去請他們主管行長來,談了談,行長也感到很受啟發。
半年以後,李濤給吳為打來電話,說行裡舉辦小型高階研討會,他把吳為曾經來行調研的情況對領導說了,同意特約吳為參加,吳為因有事脫離不開,把寫好的文章寄去。金融報的記者在查閱參會文章
作者時發現了非常熟悉的吳為名字,經過對徵集文章反覆的篩選權衡,又與泉城a行的人士交換意見,從吳為提交的文章中摘錄兩大段,分別以有關專家提出和專家認為的提法編入綜述之中。
現將綜述中原文照錄如下,有關專家提出,a行泉城分行的經驗具有科學價值和實踐價值。他們認為在前期銀行改革方案的設計理論中,只賦予銀行以經濟主體屬性,缺少包含文化主體的健全主體內涵。隨著銀行改革與發展的深化,要求銀行實現由單純經濟主體內涵向既包含經濟主體又包含文化主體的健全主體轉變,以提高文化理性的自覺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主體意識,從而提高對經營實踐的駕馭能力。在a行泉城分行的文化創舉中,透過系列性文化創新行為引發的一系列沒想到,促使理論界修改銀行主體設計理論,對銀行主體的內涵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作出新的概括,探討和揭示銀行主體的經濟性和文化性各自的內涵,以促進主體的充分展現和實現。專家認為,對於不少的銀行家來說,如何開展銀行文化建設,還是一個知之甚少的領域,在這個方面,泉城分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獨具特色的文化建設實踐,就是從語言文明入手,帶動整體建設,這就賦予了語言文明建設以銀行文化建設突破口、切入點的意義,透過明確規定服務語言形式,能夠產生一種倒逼作用,使員工形成內在的人文價值取向,由外在強制轉化為理性自覺,促使語言文明與人文價值的高度統一。
熟悉吳為的為道和為人思路的人,看到記者從吳為文章中摘錄的那兩段話,很容易就能看出那簡直就是吳為雙為經驗的另一種翻版,對管理領域中存在的只認指標不認人的傾向也是一種提醒和警示。
&;lt;a&;gt;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lt;/a&;gt;
第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