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橋,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週旋三萬裡,其頂平處九千里。’”
“看來,要尋到這外海五座仙山,必然要先尋到‘歸墟’才行啊,根據《列子·湯問》記載,外海五座仙山,就在歸墟之中。可是,根據現在科學儀器對地球的測量,赤道半徑不過才6371千米,周長不過4萬千米,那《列子·湯問》中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的表述,怕是翻遍整個地球,都不存在這樣五座仙山?”
“不過,《山海經》中似乎也有關於‘歸墟’的記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大東南隅,有名皮母地丘。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明曰大言,日月所出。’這歸墟,貌似又存在於這世間一般,可若是真的存在,那歸墟應該在何處呢?”
……
段浪內心,不免泛起了深深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