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4 / 4)

小說:天下文膽 作者:吹嘻

一個是亂世中行走多年,具有豐厚治國方略和實踐經驗,卻遲遲找不到施展舞臺的剩男;一個因父皇晚年偏聽而極端厭惡耳目閉塞,一個大力倡導兼聽則明,推行明德慎罰,堅持偃武修文,振興河山;一個在氣度上大氣開合,善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個不持愚節,知無不言,深明進諫之道。這樣兩個人遇到一起,便只能是一種絕配。

看到他們走到一起,歷史都為之精神一振。

一雙善於傾聽批評意見的耳朵,最愜意的事,就是遇到一張喜歡針砭時弊的嘴巴。二者相遇,只能是相見恨晚,耳鬢廝磨,感情日深。公元627年,李世民踐祚後的貞觀元年,馬上擢拜魏徵同志為諫議大夫。而且制詔通知滿朝文武,“自今,中書、門下及三品以上入閣議事,皆命諫官隨之,有失輒諫。”

“我是大唐一老狗,蹲在朝廷大門口,君讓咬誰就咬誰,讓咬幾口咬幾口。”據說,這個段子是貞觀年代的網路寫手為惡毒攻擊老魏創作並流行開來的。老魏既欣賞又反感,他認為前兩句極為形象,後兩句極為扯淡。

他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這個段子作者予以痛斥。貞觀元年,大局雖然初定,但李建成、李元吉的黨羽還散佈在民間,時時聚聚會,釋出點不滿的言論,甚至還準備誰來奮臂一呼,再圖大舉,這些都對新朝構成了極大的不安定因素。

李世民為此下大赦令,對不管以前的左派還是右派分子皆赦而不問,而且還下令民間相互不得揭發,不能發動群眾鬥群眾。

這個做法很容易讓人與中世紀羅馬的宗教裁判所,以及20世紀中國某個畸形時代,形成一種對比性思考。如果一個國家以公民間拋卻友誼和親情,完全以告密、反咬、出賣的方式獲得社會價值認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