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2 / 4)

潼關天險,來阻擋劉鵬進軍關中步伐。”

“關中劉備也是一梟雄,主公只需派一員使者,前去道明利害。在下相信,劉備必會迎主公進關中,共同對抗劉鵬。”

曹操捂著腦袋,神色疲倦,暗暗皺眉,劉備此人,滿嘴仁義道德,其行徑連小人都不如!不過他要是率軍入關中,必須要徵得劉備同意,否則大軍一旦進入關中,將會面對劉鵬、劉備二人的前後夾擊。(未完待續……)

第五十一章 據中原

“奉孝,那依你之見,某現在該當如何?”

“主公可派人前去遊說劉備,發密信讓文若帶著主公家小,火速撤到潼關內。”郭嘉回神一思,立即道出。

曹操神思片刻,暗皺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沉聲道:“如此,就依你之言!”

“諾,在下這就去準備。”郭嘉躬身一禮,退了出去。

三日後,洛陽城。

自董卓之亂,洛陽化為廢墟,經數十年發展,昔日繁榮之景象漸漸浮現!

曹操去歲佔據司隸,將洛陽城牆再行加築,雖與數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加固後的城牆,遠非一般城池可比。

此時,燕軍集二十五萬大軍,連營二十多里,圍城下寨,將洛陽團團包圍。

數日進攻,燕軍損失上萬,卻也只是摸到了洛陽城頭。

這日,高順召集諸將商議戰事!

高順很清楚,眼下洛陽戰事進展不利,諸將對他也多是抱之應付的態度。

以資歷而言,他與陳到想仿,以戰功而論,他也僅是比黃忠低一些罷了!

黃忠不再此地,自然不受影響,可陳到在此,雖然陳到幾次都表明,他堅決遵從燕王詔!但高順能明顯感覺到,陳到心中還是很不服氣。

這也難怪,陳到這些年鎮守幽州有功,地位在各地鎮將之上,深得劉鵬信任。

高順摸了一把腰間佩劍,這把佩劍是他離開邳城時,燕王所賜——明帝劍。他現在還清楚記得。那日燕王送他出城時所言:“此劍在你手中。洛陽戰事也均由你一意決斷,本王會在邳城等候捷報。”

劉鵬這話的意思,是將洛陽一戰軍機大權交由他來決定;現在各地將領暗中不服,他唯有藉此劍加以震懾,否則洛陽未攻下,燕軍就該亂起來了。

這一切總而言之,是他的個人威望還不夠,以往每次大戰。總是燕王親自率軍出征,各地將領無不遵從,那是因為燕王有了戰無不勝的至高威望。

“將軍,陳將軍、張將軍、顏將軍、文將軍、鞠義將軍已到。”帳外軍士進來稟報道。

高順站起來,暗皺眉頭,片刻間坐了下去,道:“請各位將軍進來!”

“諾!”

軍士返身出去。

片刻,諸將身著盔甲,踏著堅硬步伐大步而進。

將軍們進到大帳,各自找地方坐下。並沒有給主位上的高順行禮。

這一點,高順也無所謂。眼下最緊要的是洛陽之戰,其餘都是小事。

“諸位,洛陽城牆高大,我軍連攻數日,傷亡不小!而在城中,曹軍尚有近六萬,我軍若不能在五日內擊破曹軍,那麼潼關中的曹操就會回師,那時我軍想要再行攻下洛陽,可就難上許多了。”

高順站起來,對著下方各鎮將軍,正色道。

“那高將軍是何意思?”張頜沒那麼多花花腸子,直接了當問道。

“依本將之意,我等圍三缺一,將東、南、北三門團團圍住,獨留西門,給城內曹軍一條生路,讓他們生起逃走之心,以此來瓦解他們的軍心”高順緩緩道出。

“某不同意,城內曹軍只有五萬多人,我軍卻有二十多萬,以五倍之兵力,滅敵於洛陽城內,不過是一件小事。!”陳到坐在下方,提出不同意見。

“高將軍,在下同意陳將軍之言,我軍數倍於曹軍,洛陽城朝不保夕,不出五日,我等必能在洛陽城中把酒言歡!”顏良大咧咧站起來吵嚷道。

高順眼見至此,緩緩解下佩劍,放到茶几上,道:“諸位,此劍乃殿下佩劍明帝劍!某率軍出征之時,殿下曾言,軍中諸事由某一力決斷!”

“某深受殿下大恩,用兵不得不謹慎行事,諸位將軍見涼!”高順看著諸將臉色,一字一句道。

帳中諸將明帝劍都亮出來了,立時不敢再言,誰都清楚,明帝劍是劉鵬佩劍,是漢室天下正統象徵,也是唯一一件擁有震懾力的信物。

劉鵬將此劍交由高順,就可見劉鵬有多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