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冬季的寒冷和漫長,這二位應該比二楊更加的清楚瞭解。
彷彿是強光照耀著雪白的原野,拐過一座山頭後,入眼的地平線更加寬闊了,風雪似乎也減弱了不小。從魯德內開始,整整三天時間繞道的艱苦跋涉,他們終於從庫斯塔奈西邊的高原地區走出來了。
小玉茲又叫奇齊克玉茲;小帳哈薩克。其範圍就是後世的西哈薩克州一帶至庫班河與烏拉爾河、薩馬拉、車里雅賓斯克一帶。換句話說,就是哈薩克與俄羅斯交界的那片土地。
這也難怪了它會是第一個被俄國控制的三帳哈薩克之一。
此次趁著俄國人兩兩開戰,不暇東顧之機中玉茲和大玉茲聯軍出兵小玉茲,戰鬥打響之後到現在一直都是十分順利的。
兩萬新軍和兩萬可以說是騎兵也可以說是牧民所組成的四萬步騎大軍,橫掃了小玉茲的前半截。然後兵分兩路,中玉茲和大玉茲各兩萬步騎分頭殺向了南北兩個方向。楊遇春所在的中玉茲部,兵鋒一直打到了魯德內,直指小玉茲重地庫斯塔奈。
庫斯塔奈在外烏拉爾託博爾河上游的左岸,周邊地區大部是高原,海拔在200—300米之間。河網稀少,湖泊卻眾多。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夏季有塵暴,冬季多暴風雪。
在小玉茲整個控制區內,庫斯塔奈就是一個聯絡北部和中部地區的樞紐點。也是俄國人控制了小玉茲之後,抓緊修築的城池之一。
分兵之後,楊遇春所指揮的兩萬步騎軍一直是在沿著託博爾河由下至上的,魯德內就在託博爾河,直線距離離庫斯塔奈只有五十里不到。但是如果這樣進兵,楊遇春相信自己指揮的軍隊在看到庫斯塔奈的城市影子之前,肯定會與小玉茲兵馬大打出手數陣的。
因為在聯軍出兵小玉茲之後,除了在切爾卡爾和穆戈加爾山下與小玉茲軍打了兩場硬仗之外,這一路上殺來就再沒有遇到過大的抵抗。
小玉茲的軍力絕不至於如此微弱,事實上,小玉茲並不小,小玉茲的小是指年輕,最遲形成。他們的人口和戰鬥力,就現在而言單獨的比起中玉茲和大玉茲來都已經是超出了不少。因為近幾十年年來,俄國人陸續攻擊布哈拉汗國、浩罕汗國乃至波斯地區,一些本部歸於玉茲的部落和中亞人被俄國強行編入此部。大大的加強了小玉茲的總體實力。
在俄國人無暇東顧的時候,小玉茲的實力就是他們震懾中亞的一個重要砝碼。而在俄國人把矛頭指向中亞的時候,小玉茲的騎兵就是他們掠奪果實的鋒利爪牙之一。
而且小玉茲的地盤是東北西南走向,硬生生的擋在了沙俄草原總督區的中心——也就是奧倫堡總督區的正前面。在奧倫堡防線之前,又給俄國人增添了一道活著的血肉防線。
西曆1735年,俄國參政院秘書官基裡洛夫受命帶領遠征軍在奧裡河克口建立了奧倫堡。他計劃在奧倫堡與鹹海之間,建立45座城堡,使其連成一條堅固的防線。1738年,新上任的奧倫堡總督塔季謝耶夫著手準備工作。同年,奧倫堡建成。1739年,俄國奧倫堡新總督烏魯索夫派遣他的騎兵中尉格拉迪舍夫和工程師納基莫夫,帶領軍隊到鹹海以東和希瓦地區測量地形,繪製地圖。一年後俄國把奧倫堡地區劃作自身的一個省區,沙皇伊麗莎白一世任命涅普柳耶夫為奧倫堡省長。涅普柳耶夫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奧倫堡城遷移到現在的地點,薩克馬拉河與烏拉爾河的交匯處。並從第二年起開始全面修築全長1780俄裡的奧倫堡碉堡線,防線把烏拉爾河到古裡耶夫要塞和託博爾河一線全部連線了起來。
所以,對比起庫斯塔奈是小玉茲的一個重要城市,中玉茲和大玉茲哈薩克人更認為它是俄國人奧倫堡防線的一個點。
四面八方只看見落雪形成的一條條白色斜線。在野外,風執拗地把一切都往一個方向吹。右邊,左邊,到處都是白茫茫的雪花。人的眼睛找不到別樣的、新鮮的東西。什麼白色以外的眼色都看不見,到處是一片白雪。風雪迎面吹來,吹得雪花糊住了眼睛,冷風從任何一個微笑的縫隙中穿過,凍的戰士們瑟瑟發抖。可是除了把皮衣軍服裹得更嚴密一些外,他們毫無辦法。
嚴寒把哈薩克大草原凍成了一個大冰坨子。狂風呼嘯,大雪紛飛,隊伍卻始終在前行。
楊遇春大膽的放棄了更容易前進的託博爾河谷路線,留下一半軍力在魯德內吸引庫斯塔奈眼線,他自己則帶領另一半主力趁夜橫渡託博爾河到達了河的左岸,然後徑直向西進入了外烏拉爾高原中。
三天的時間,大風雪中楊遇春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