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新安江大移民 作者:猜火車

。在白沙新城,他們是創業路上的領頭人。大壩上有他們的身影,修鐵路有他們的身影,白沙鎮上商業、供銷等各個領域都有他們的身影。來的家屬,也從家庭裡走出來,成了白沙新城建設的輔助工,拉黃沙、抬磚塊。隨著新安江水電站工程圍堰二期開始,淳安至杭州的水路被迫中斷,從那時起,新安江水庫移民中的婦女就成了皖南木材搬運的主力軍。直至1983年,安徽徽州至江西景德鎮鐵路通了,他們的貨物和木材由水路改為鐵路,淳安這些婦女才從肩上卸下一根根木頭和一筐筐貨物。但她們已從二三十歲的少婦變成五六十歲的老太太了。25年,她們自己也記不清腳底磨了多少血泡;肩上磨去了幾層皮。但她們創下的奇蹟是搬運了木材萬立方米,貨物萬噸,這將永遠記在安徽轉運的史冊上。

這50年這些創業者是怎麼過來的?

一位76歲的老太太遞給我一本封面已打皺、發黃的小冊子。我翻了一下,這是一本一個白沙城創業者的創業史,我如獲至寶。忙說:“這是你記的日記?”她慢條斯理地說:“我叫陳夫花,出身地主,舊社會讀了幾年私塾,過去只是自己偷偷地記日記,不敢給任何人看。”我說:“那我是日記的第一個讀者?”她點點頭說:“獻醜了。”這本日記,對我吸引力太大了,在麻園弄足足抄了一個小時。徵得作者同意,在此披露幾則:

1958年元宵 晴

從淳安港口移來黃岙埠,在農民家裡住下,已半個月了。我怎麼也想不通,在淳安港口孩子他爸是在區搬運公司的,通知我們移民時,淳安縣移民辦的同志也明明說是叫我們到白沙,參加白沙的搬運公司。到了白沙,卻通知我們來更樓。黃岙埠到白沙上班15裡。我今天特意趕到梅城的建德縣移民辦,他們說:“麻園弄和麻園嶺上的幾百間房子還沒造好,本來安排你們住在麻園弄新造好的兩排房子裡,在一間房子門口也貼上你家的名。你們家東西多,在銅官等車,耽誤了幾天,房子都被別人搶住了。”最後,這位移民辦的同志說:“你們淳安是居民戶,戶口就登記在白沙,等今後有房子再通知你。”這些天,裝運移民的汽車在杭淳公路上川流不息,裝運移民的大木船,在新安江上穿梭似的來回,耳朵裡整天裝進的是××村移到桐廬了,××村搬到富陽了。我們家幸運的是傢俱都搬來了。

7.白沙灘上築起的城(3)

1958年農曆九月初五 綿綿細雨

在鄉下農村,無田、無地、無山、無窩,一家五口就靠孩子他爸的32元工資,現在我又有孕在身。戶口在白沙,人卻住在黃岙埠農村,這算何體統?今天一早,我跟隨他爸到了白沙,這時,建德縣人委移民辦已從梅城搬到了白沙。我闖進縣人委的移民辦公室。縣移民辦的同志見我挺著一個大肚,吵著要房,他們也同情我,並說:“你們在白沙租間房子,你做了產,年底分配房子一定給安排。”當天晚上我就與他爸盤算起白沙租房的事了。我憧憬著未來,城裡有了房子,他爸有一份工資,我也能掙到一些票子,生活穩定下來,日子就會好起來。

1959年3月5日 雨後轉晴

自從上年12月5日搬進麻園弄,分到樓上樓下各一間,共31平方米的房子,今天又是小兒子滿月,也算是一件喜事吧,特意砍了一斤肉,買了一條魚,打了一斤黃酒,花了總共不到兩元錢。這在全家一個月32元的總收入中,稱得上是一大筆開支了。吃過晚飯,我就到港口去移來的幾位老鄉家裡,請她們帶我去背木頭。她們都說:“你剛做過產,月子裡是不能下冷水的。”我說:“又不是初胎,現在已生了四個小孩了,今天已滿月,明天我就跟你們去。”她們又說:“你出嫁前可是千金小姐,哪能經得起木頭壓?”我爭辯說:“你們腰經得住壓,我就不信。”她們說:“要去千萬不能穿布鞋,一定要穿草鞋。”她們遞給我兩雙草鞋。我今年虛歲雖然已30了,明天畢竟是第一次開始為家庭掙錢,高興壓倒了害怕。

1959年3月6日 初春的陽光有點暖

今天,天特別晴朗,但從山裡流淌出來的新安江水卻冷得刺骨,我們下江背起杉原木,雖然不粗,但已被水浸透,每根至少百斤以上。從新安江南岸背到王家儲木場,足足有200米,對於我這個從來沒有背過樹的女人來說,這確是一場考驗。半天下來,草鞋破了,我的腳背上也起泡了。吃過中飯,給滿月的兒子餵了奶,囑咐12歲的大女兒管好三個弟妹後,又上了白沙渡船來到新安江南岸。當我再次穿上新草鞋,腳背上的水泡破了。一根百斤重的杉木壓在肩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