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小說:煙醉 作者:中國長城網

慮是多餘的,少數民族有著天生的歌舞愛好和好客傳統,生活在半山腰的彝胞也不例外。聽說從省城裡來了客人,村子裡早就安排了熱情的歌舞表演,算是迎客的儀式。他們四個人各有心事,反倒表現得拘謹。姜燦對村幹部表達了禮節性的感謝,Coco帶頭加入到了跳舞的人群。在歡迎場地的背後,就是一座座冒著白煙的烤爐。村子在烤爐的上風處,紅紅的辣椒和金黃的玉米點綴著山民人家的幸福安寧。姜燦對受到的歡迎頗有些過意不去,自己並沒有帶來禮物,也不具有行政領導慰問群眾的關懷效果,卻受到群眾的如此款待。這些生活在大山裡的人們啊,對山外的世界總帶有過分的崇拜和敬畏。

“烤爐”其實並不是“爐”,而是一座碉堡一樣的土房,帶有大大的煙囪,這種土製烤煙爐有的地方也叫“炕樓”。烤爐旁有些忙碌的人群,正趕著編串昨天收穫的菸葉;另一些人在陽光下拆解剛出爐的烤煙。阿彌一向很欣賞手工藝所富含的人文意義,他曾經參觀過蘇州的繅絲作坊、紹興的珍珠養殖場,人們在手工藝勞作中所表現的創造力和專注心常常令他折服。他想到了古巴雪茄至今保留的手工卷制工藝,享用者品嚐的是手工藝人的心智、而不僅僅是機器的效率!這裡的人們仍使用一種傳統的方式烤煙。第一步,是那邊的編織程式,將葉片在莖部用細線固定在一根竹竿上;人們的具體操作顯得流暢無比,線的一端綁在竹竿上,菸葉兩三片為一把,線上上拗一圈,就卡在了竹竿的一邊;下一把菸葉用同樣的方法卡在另一邊,如此下來,很快地,他們叫做“一竿”的備烤煙葉就“編織”完畢。這與他們串辣椒和玉米的方式不大相同。竹竿是早就處理好的一樣的規制,細心的阿彌看到每一根竹竿總有一頭用顏色做著記號,每一家的記號各不相同!也許大家一起使用一個烤爐,為了區別起見才採用識記,後來他看到地上啄食的雞群也做了記號。

第五章 呼(5)

阿彌向姜燦請教編好菸葉後的第二步工序,姜燦跟村長聯絡了一間正準備上煙的烤爐,文靜、Coco也被這個奇怪的建築吸引了過來。烤爐的地面盤旋著爐膛、管道,功能是使爐膛的熱量充分作用出來,像北方的大炕一樣。管道上面的空間是規則排列的樑柱,村長講,那裡將會擱滿編上菸葉的煙竿。烤爐內濃烈的煙味,有些嗆鼻,就像白酒作坊中的酒氣可以醉人一樣,這種煙味,讓姜燦們有些醉的感覺。阿彌不經意間有所發現:“你們看,這是什麼?”女孩們掩飾不住的驚奇,湊過去看個明白—那是爐內惟一有科技含量的溫度計。村長介紹說,烤煙過程中,看溫度常常是考驗小夥子體能的一件大事;那麼高的溫度,人要走到裡面,熱氣讓人睜不開眼、呼吸也困難……女孩們被村長的講述所吸引,聽得津津有味。姜燦跟阿彌受不了嗆味,先出來了。阿彌順手把門帶上,隔斷了光線,只聽見裡面一聲驚叫,女孩們很快跳出來。村長笑呵呵地走出來,說:“不怕、不怕,烤爐是吉祥的地方,不用怕。”

Coco生氣地說:“想把我們關起來烤乾啊?”

姜燦說:“啊!烤乾了當畫掛嘛!”

文靜和阿彌同時說道:“畫皮—”

四個人之間的陰霾就此消散。

村長將四個人帶到正在拆卸菸葉的人群中間,那些已經烤好的菸葉黃燦燦的,怪不得曾經有一種名菸葉被冠以“大金元”的名號。人們將烤好的菸葉稍稍粘些地氣,讓它皮實一點,就把它一片片展開在膝頭,抹伸展,像疊鈔票一樣疊成一紮,在柄上捆起來。

根據烤煙的成色,菸草公司在收購時會把烤煙分成黃一、黃二、黃三、黃四,以及青一、青二幾個等級,價錢是不一樣的。

“成品煙的菸絲怎麼看不出這種區別?”阿彌問姜燦。

“這些煙收上去之後還要進行復烤的,顏色會加重,還有一個自然醇化的過程;而且在葉組配方環節,產自不同地區的菸葉會交叉調配一下,才能得到特定的穩定吸味;所以成品菸絲的顏色跟這裡的會不一樣。”姜燦進一步說:“接下來的流程,我就比較清楚了。”

村長在家裡準備了豐盛的野味,作為款待姜燦他們的午餐。

鄉野的飯菜別有風味,姜燦邊吃著一隻野兔腿邊對文靜輕聲說:“我們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送給他們的?”

這句話讓阿彌聽見了,正挑動了他的歉疚感。一群人無端受到山民熱情的禮遇,總歸在心理上過意不去。對於阿彌來說,蕨菜、青蛙皮這樣的野菜比鮑魚來得更加珍貴!

在與村長告別的時候,阿彌將包內的四百元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