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干擾絲也就不知在何時發射。
日軍導彈偵察兵在發現導彈來襲之後,就立刻按動艦上的警鈴,警鈴發出淒厲的警報通知全艦水兵:林遠部隊的導彈來了!此時操作干擾絲髮射器的軍官就可以立刻發射干擾絲,不用等待任何命令,如果再要向上級報告才能發射,那會耗費很多時間,軍艦就只能到海底去發射干擾絲了。
所以操作干擾絲髮射器的軍官立刻按下了發射鈕,干擾絲是裝在干擾絲包裡的,干擾絲包和炮彈比較像,平時放在發射筒裡,發射筒裡有炸藥,當發射鈕被按動的時候,發射筒裡的炸藥會被引爆,干擾絲包會被拋上天空,隨後干擾絲包會炸開,把裡面的干擾絲散開形成一大片干擾絲雲,這片干擾絲雲就能夠反射電磁波,讓雷達以為:干擾絲雲才是真正的目標。
不過干擾絲產生的干擾也可以使用技術手段進行排除,但是這些技術手段也不能保證導彈百分之百躲開干擾,只會增加導彈躲開干擾的機率,所以,導彈能不能命中敵艦,就是一個機率問題。
最先被導彈攻擊的日軍軍艦就是最早駛入林遠艦隊射程的輕雪艦,一枚鷹擊83反艦導射向輕雪艦,導彈在雷達導引頭的指引之下向輕雪艦飛去,可就在這時,干擾絲雲突然出現在了導彈的前進路線上,干擾絲瞬間反射了大量電磁波進入接收機,導彈的處理系統瞬間以為:干擾絲雲所在的位置才是目標的真正位置,於是調轉方向,向干擾絲雲射去。
導彈裝備的是近炸引信,雷達在導彈運動的時候一直在計算導彈與目標的距離,當導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