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報。”
林遠於是讓劉金奎執行這個疑兵之計,劉金奎很快派出了七路部隊,他們仗著都是卡車運輸,機動速度很快,在嘉興正面一百公里的寬度範圍內都部署了疑兵,一支支部隊在各個村鎮之間的驛路驅馳著,林遠的部隊甚至出現在了嘉興西側五十公里的平湖。
林遠則在靜靜地等待著嘉興守軍出動的訊息,可是一天過去了,嘉興守軍竟然沒有一點動靜,第二天,十月十七日,林遠突然接到劉金奎發來的訊息:前往平湖的疑兵突然被敵軍包圍在平湖北面的廣利鎮,林遠一聽見這個訊息頓時驚訝地心想:“我的部隊怎麼會被包圍呢?”
1314 大型圍殲戰
林遠接到這個訊息立刻問道:“被包圍的是哪一支部隊?有多少人?有多少裝備?”
劉金奎說道:“是二十二旅六十四團一營的三連,一共有一百八十多人,九輛卡車。”
林遠問道:“他們被多少人包圍了?”
劉金奎說道:“根據他們的估計,大約有數千人,而且包圍人數還在增加。”
林遠問道:“那包圍他們的是什麼人?清軍還是日軍?”
劉金奎說道:“是清軍!根據他們的偵察發現,這支清軍是平湖守軍,都是用猛獸命名的,比如飛龍營,飛虎營等等。”
林遠心想:“本來一個連被包圍這樣的事情,我作為集團軍級的指揮官是不需要過問的,不過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我還是詳細地問一問吧。”於是林遠問道:“他們是怎麼被包圍的呢?”
劉金奎說道:“根據他們在電報裡反應的情況,我們認為情況是這樣的,首先杭嘉湖平原是典型的江河水網地形,我們在出兵的時候也發現了,地面上有很多取水用的溝渠,昨天夜晚又下了一場急雨,所以很多溝渠都滿了,這些溝渠的寬度普遍在三米左右,我們的卡車無法直接透過。”
“溝渠上雖然有一些小橋,可是這些小橋卻普遍比較窄,我們的卡車無法通行,所以我們在佈置疑兵的時候,都讓各個部隊最佳化了行動路線,儘量不被這些溝渠阻擋,三連選定的進軍路線是:從我們這裡西行,透過一條名叫大石橋的橋,進入平湖轄地,作為疑兵,他們在昨天下午的時候就過了橋,打算昨天夜裡返回。”
“可是昨天晚上下了大雨,那座大石橋被雨水沖垮了,三連本身不具備架橋能力,我們的架橋部隊又不可能因為一個連就趕過去,所以三連就決定向北繞行,可是在向北行進的時候,突然遭到清軍優勢兵力的阻擊,不得已只能撤回廣利鎮,這時發現,各個方面都有清軍的部隊,他們已經被包圍了。”
林遠說道:“那現在三連採取了什麼防禦措施?”
劉金奎說道:“三連依託廣利鎮修築了防禦工事,他們每個人都帶了兩個基數的彈藥,估計能夠堅守三個小時以上。”
林遠說道:“清軍缺乏攻堅的重型武器,所以咱們的防禦工事他們一時半會還突破不了,可要是清軍採用人海戰術硬往上撲,他們就算帶上三十個基數的彈藥也守不住,所以你們要儘快組織兵力營救。”
劉金奎說道:“我們明白。”
林遠問道:“有沒有什麼困難?”
劉金奎高聲答道:“沒有!”
林遠無奈地笑道:“少和我下決心打包票,怎麼能沒有困難?趕緊把困難說出來!”
劉金奎說道:“困難的確有,首先就是江南的氣候,太潮溼了,衣服洗完晾在外面兩天都不幹,咱們的戰士都是東北過來的,根本就不適應這樣的氣候,咱們那邊這個季節衣服洗完一夜就幹了,好多戰士都是穿著溼衣服在執行任務。”
“所以軍營裡的溼疹病例發生了很多,還有一些戰士感染了血吸蟲病,還有一些其他的疾病,總之,部隊非戰鬥減員的比例比東北和蒙古作戰上升了百分之二十!”
林遠說道:“我會盡快組織人送藥品過去的,你們不要著急,這次解救作戰有沒有什麼困難?”
劉金奎說道:“還是氣候,雖然現在不是江南的梅雨季節,可是這幾天也經常下雨,就沒有見到太陽的時候,地面非常泥濘,咱們戰士的軍靴走幾步就會沾滿泥,必須停下來把泥弄掉,否則就像在腳上帶了個鉛墜,極大影響行進速度。”
林遠說道:“也就是說:咱們的卡車機動和徒步機動都受到了影響?對不對?”
劉金奎說道:“沒錯,正是這樣。”
林遠問道:“那咱們的坦克部隊呢?受泥濘路面的影響比較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