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一陣惱怒,因為開戰已經半個多小時了,除了開頭兩架殲25清除的兩座雷達之外沒有任何戰果,還損失了一架轟一!
袁振在惱怒之後就是驚疑,他沒想到德軍竟然把火炮擺著了戰線後方,要知道這樣的部署對火炮部隊是很危險的,因為火炮的射程只有幾十公里,對於TK…96坦克來說,這就是十幾分鐘的路程,火炮部隊可能連撤退的時間都沒有。
袁振重重一拍桌子,衝一邊的通訊員說道:“給我接炮兵團!”
通訊線路很快接通,袁振高聲命令炮兵團團長:“用炮兵偵測雷達找到德軍的火炮陣地,給我轟平它!”
炮兵團團長卻沒有乾脆地答應,而是說道:“報告軍長,我們的炮兵偵測雷達已經開啟了,德軍炮兵陣地的位置也偵測出來,只是德軍的火炮很分散,用榴彈炮很難命中。”
袁振深諳炮兵的使用,知道遠距離火炮更多的作用是“面壓制”,而不是“點打擊”,讓自行榴彈炮去一個點一個點地打擊,的確不太現實。
袁振想了一下,對炮兵團團長說道:“把你們偵測到的德軍炮兵位置發到聖彼得堡空軍機場去,讓空軍對付他們。”
炮兵團團長隨即命令部下傳輸位置資訊,袁振拿起直通聖彼得堡空軍基地的電話,對空三師說道:“立刻出動轟炸機群,對德軍炮兵進行轟炸,記住,攜帶集束炸彈!”
空三師為攻擊受挫憋了一肚子氣,這下可算逮到發洩的機會了,這次他們出動了七十二架轟炸機,這些轟炸機幾乎是空三師在聖彼得堡野戰機場的全部力量。
七十二架轟炸機攜帶集束炸彈飛向德軍炮兵陣地,德軍高炮部隊都在運輸線附近,在炮兵陣地附近的高炮部隊很少,所以轟一一路暢通無阻地飛抵德軍炮兵陣地上空,投下了集束炸彈。
集束炸彈在德軍炮兵陣地上空落下,在距離地面1000米左右的高度,母彈開啟,射出子彈,子彈散落,觸地爆炸,子彈裡面裝填的炸藥含有燃燒劑的成分,瞬間引燃了初春季節乾燥的森林。
德軍炮兵陣地就在森林之間的大片空地上,森林一被引燃,濃煙和熱浪便撲向炮兵,炮兵們瞬間變成了救火兵,哪還能開炮?
有的集束炸彈子彈直接命中了德軍火炮,雖然子彈的爆炸威力不足以直接炸燬火炮,可是炸燬一些零部件就足夠讓火炮喪失作戰能力了,大火加上直接命中,德軍的炮兵部隊漸漸啞火。
此時是4月3日凌晨3點,距離開戰已經過去一個小時了,雙方的地面部隊還沒有碰面,這也是高技術戰爭的特點——地面部隊的決戰往往會留在戰鬥最後。
袁振在指揮室聽到炮兵團報告“已經沒有敵人的炮彈打過來了”,心中十分高興,他正準備讓自己的炮兵轟擊德軍前線工事,就在這時,參謀長過來說道:“報告軍長,前線送來一條緊急情報。”
參謀長說完便把電報送到袁振手上,袁振身為兩個師的總指揮官,收到的情報、通報、上級指示非常多,這些東西多到戰爭結束都看不完,注意是戰爭結束,不是戰鬥結束!參謀長能在這個時候把一份情報送過來,顯然這份情報無比重要!
袁振一邊接過電報一邊問道:“情報是從哪裡來的?”
參謀長說道:“是我們在敵後的特工發過來的。”
袁振知道這種情報最有價值,立刻把電報放在眼前,只見上面寫著——位於六號、九號、十三號區域的高炮部隊正在向二十四號區域調動。
二十四號區域就是炮兵陣地所在的地方,高炮部隊向這裡調動,明顯是想保護地面炮兵部隊,如果六號、九號、十三號區域的高炮部隊調開,那這些區域的物資中轉站和鐵路排程站不就都暴露出來了嗎?
袁振幾步走到地圖邊上,仔細地看著地圖上的這些區域,驚喜地發現,如果出動轟炸機群攻擊這一片區域,德軍將損失百分之四十的後勤補給能力!
可是袁振卻沒有立刻下命令,因為他不敢保證這份情報的準確性,情報工作是很難的,畢竟敵後特工不是敵軍的總指揮,無法準確地瞭解敵軍的動態,如果這份情報不準確,空三師就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2075 猛虎坦克
袁振心中暗想,昨天我們對德軍進行了戰術欺騙,他們事先並不知道我們要在今天凌晨發起進攻,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高炮部隊還能迅速出動,給空三師造成了不小的損失,現在德軍有了準備,空三師再過去不是會損失更大嗎?
袁振的猶豫被參謀長看在眼裡,參謀長忍不住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