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3 / 4)

灣的海域進發,他們的目標是,偵察並摧毀金州灣的附近海域的水雷。

直升機和反潛機構成了一個海上掃雷組,反潛機是由小型客機改裝的,載重量在十五噸左右,所以可以在機身上搭載大功率的水聲探測裝備和磁探測裝備,還有大型的資料處理裝置。

當反潛機發現水雷之後,就把位置資訊傳給直升機,直升機飛過去,進行更加精確的定位,並用深水火箭彈將水雷摧毀。反潛機很快就發現了水雷的蹤跡,日軍佈設的水雷都是錨雷,這種雷自帶浮具,用錨固定在一定的水深位置,這個時代的水雷,沒有經過消磁技術的處理,所以自身的磁訊號比較大,在反潛機電磁探測器之下無可遁形。

直升機飛臨海面,投擲了聲吶浮標,聲波在水中可以遠距離地傳播,而電磁波的能量進入水中之後很快就耗散了,所以水下探測裝置都是以聲波來進行探測的,它的主體由一系列傳聲器組成,傳聲器能夠把水聲的訊號轉化為電訊號,人根據電訊號對水下狀況進行判斷。聲吶浮標是主動式的水聲探測裝置,它在內部電池的供能下,能夠發出聲波,然後接收回波,從而判斷出水下的情況。

我國最新生產的這型聲吶浮標,採用了駐極體式電容傳聲器,這種傳聲器不需要高達二百伏的電壓,所以聲吶浮標可以工作更長的時間。

傳聲器接收到的訊號是雜亂無章的,風推動海Lang的聲音,魚群遊動的聲音,經過一系列的計算和篩選,終於鎖定了第一枚水雷的方位,直升機向著水雷的位置飛去,直升機向著水雷的位置發射了一枚深水火箭彈,由於探測到水雷的深度是八米,所以火箭彈在入水之後,在八米深的位置爆炸,爆炸推動著水流,形成的巨大水壓一瞬間撕裂了水雷的外殼。

這個時代的水雷採用的大多是觸發引信,所以沒有被引爆,而是被打散了,浮筒進了水,錨鏈被炸斷,深深地沉入了海底。

隨後直升機又如法炮製,很快在登陸水域,清理了三十枚水雷,而這些,被北京艦誘離旅順的日軍艦隊,還一無所知。

北京艦一會兒加速,一會兒減速,始終在日軍軍艦的射程之外,每當東鄉平八郎下定決心不再追趕的時候,北京艦就會減速,讓他以為,神秘船不行了,剛剛的加速只不過是迴光返照,就這樣,日本軍艦竟被誘離旅順港一百多海里。

藉著這個時間,鄧世昌率領琉球第一艦隊,從金州灣開出的水路進抵岸邊,十艘由貨輪改造的運輸船,藉著漲潮在海岸登陸,直撲大連。

古往今來的登陸作戰,登陸方沒有不掌握制海權的,所以日軍根本沒有想到清軍真的敢登陸,大連守軍在見到清軍的時候,還以為是自己的部隊!

琉球第一師拿下了大連之後,又順勢拿下了金州,兵分兩路,向旅順撲來。

而旅順的日軍,還茫然無知。

242 三百公里強行軍

旅順留下的日軍,大多都是守衛炮臺的炮兵,真正有戰鬥力的步兵不超過一箇中隊,而他們,還完全不知道琉球第一師登陸的訊息,琉球第一師的高層骨幹都是海軍陸戰隊的成員,在他們的指揮下,第一師沿著驛道撲奔旅順。

驛道上的最重要的防禦據點就是二龍山炮臺和松樹山炮臺,等到日軍步兵中隊倉皇趕到的時候,發現這兩座炮臺已經被第一師佔領了。

進退維谷的日軍很快和第一師計程車兵展開了遭遇戰,他們裝備上的劣勢很快就凸顯了出來,第一師士兵裝備的是林遠組織科學家研製的半自動步槍,這種步槍帶有一個裝彈二十發的彈匣,打完一顆子彈之後,火藥氣體自動完成開閂,抽殼,上膛,閉鎖等一系列動作,再扣下扳機的時候,就可以打出下一發子彈了。

在射速上日軍就落後了一大截,日軍引以為傲的射擊準度也沒挽回多少頹勢,因為第一師計程車兵射擊技術也很高。

第一師更大的優勢是火炮,他們不僅裝備了一百八十門迫擊炮,還有二十門舢板炮,所謂的舢板炮,就是普通的榴彈炮,它們是放在軍艦上的,當士兵登陸的時候,這些炮就給士兵們使用,於是就又給它起了一個新名字。

這些炮原來都在日本軍艦上,全是德制的75毫米榴彈炮,裝在炮車上,可以由馬拉著行軍,在第一師的強大火力之下,一箇中隊的鬼子很快就灰飛煙滅了。

旅順城中也沒有多少守軍,所以很快就被攻佔了。旅順港被西方人稱為“遠東的直布羅陀”,地理位置之精妙讓無數人嚮往,在林遠的時代,新中國成立以後,蘇聯人甚至想要長期佔據旅順港,這裡最絕妙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