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羅傑科談判的時候,清廷已經與英國,德國和法國簽訂了實業互助協議,裡面說明英、德、法三國將在中國與華商合作開辦各種廠礦,以造福中國,後面的附錄中還列出了第一批興建的廠礦名單。
林遠一個個地看著那些名字,不由得越看越慌,額頭上竟然冒出了冷汗,正在這時,只見李經方拿著一張報紙進來,興高采烈地說道:“好訊息,好訊息啊!”
林遠勉強一笑,擦了擦額上的冷汗,問道:“是什麼事情讓李大哥如此高興?”
李經方拿著報紙說道:“快看,英吉利,德意志,法蘭西都來和我大清合作辦廠了,我大清興盛指日可待,不日康乾盛世即當重現!”
林遠把報紙一拍,重重地嘆了口氣,說道:“李大哥,這協議是誰做主簽訂的,好糊塗啊!”李經方不解地問:“這不是好事嗎?”
林遠說道:“怎麼能是好事呢?我問你,洋人是不是還有領事裁判權?我們是不是還要和洋人協定關稅?我們的工廠,技術是不是趕不上洋人?”
李經方想明白,便沒有說話,林遠接著說:“洋人說是要合作辦廠,可是操作起來花樣就多了,協議中雖然規定了華商股份應占百分之五十,可是沒有規定時間限制,要是洋人耍手腕把華商的股份弄過去呢?洋人有領事裁判權,你連調查洋人的權力都沒有!”
“還有協定關稅,這些外商應該怎樣交稅協定裡也沒有明說,現在清廷對商人收取百分之一的商業稅和各種捐稅,可是外商不受這個限制,他們會套用協定關稅這一條來儘可能地少繳稅!”
“更重要的是:洋人的技術比我們的強,這不用說也知道,所以生產成本比我們低,再加上納的稅還比我們少,這讓我們的工廠怎麼活?到時候我們的工業命脈可就緊緊攥在洋人手中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侵略啊!”
李經方似乎聽得明白了,他說道:“可這協定已經簽了,該怎麼辦啊?”
林遠此時平靜了下來,說道:“也沒關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會把它們的工廠都打垮的。”
李經方猶猶豫豫地問:“你說什麼?‘生產力’是什麼東西?”
林遠沒有回答,而是說道:“當務之急,是把我們自己發展好,盛京,吉林,黑龍江就是發展工業的好地方。”
李經方說道:“你是想在這三省發展工業嗎?恐怕不行啊!”
林遠問道:“為什麼不行?”
李經方說道:“朝廷已經決定,設立東北三省總督一職,統領三省軍政大權,戰爭期間,賢弟你作為統兵大將,做什麼都無人干預,可如今戰事已定……”
林遠急忙說道:“怎麼能說戰事已定呢?我們還有領土在俄國人手裡。”
李經方笑道:“你先別急,聽我把話說完,在上面看來,俄國人佔的不過是蠻荒之地的幾個小城,能有什麼啊!前些年大片大片的地都割出去了,這幾個小城算得了什麼啊!如今戰事已定,你說話可就不算了!”
林遠心想:“東北廠礦豐富,很適宜發展工業,要是能把這裡作為基地,日後再打到外東北去,可就什麼都不用愁了。”於是林遠問道:“那這個東三省總督的位子是誰的?”
李經方說道:“朝廷也正在商議這件事情呢,現在還不是很清楚。”
林遠問道:“李大哥覺得我來做這個總督如何?”
李經方笑道:“林賢弟見識廣遠,對西洋技藝更是精通,說句忤逆不孝的話,論及此道,家父也趕不上賢弟之萬一,這個總督你做最合適,只是……”說到此處竟然吞吞吐吐的,不說話了。
林遠問道:“只是什麼?是不是朝廷如今的官員都是參加了科舉考試,而我沒有?”說完林遠便想:“他要真的讓我去考科舉寫八股文可就麻煩了,北京艦上的確有幾個文藝青年,可是誰會寫八股文啊!”
李經方笑道:“你可知家父辦洋務最缺的是什麼?”他停頓了一下,然後說道:“是人才,家父曾經說‘用人最為急務,儲才當是速圖’,可是我大清如今的官員,文官莫不是以章句見選,武官莫不是以弓馬為擇,這樣的人,哪裡能辦的了洋務!所以家父見了你,就跟見了寶貝一樣!”
“說句該天打雷劈的話,要是家父是皇上,這東三省總督早就是你的了。”說完,李經方用手往心口指了指,說道:“林賢弟,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你也算家父的救命恩人,在日本的時候,要是沒有你,談判也不可能順利完成,和泰西諸國談判不成也就罷了,可這日本蕞爾小國,從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