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3 / 3)

小說: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盡成灰

,也要把這話寫進遺訓裡面!”

張希孟又道:“主公,既然法這麼大,那比起道義呢?”

老朱略沉吟,“張先生,你不要繞來繞去了,直接說吧!”

張希孟道:“其實這事情很簡單……為什麼要褒揚石抹宜孫?因為他們一家子的作為,以身殉國的舉動,的確符合綱常道義,是忠臣孝子……這一點我不否認,可是因為這個,我們就能讚揚他嗎?我們的立場何在?我們的法度何在?”

張希孟陡然提高了聲音,如黃鐘大呂,在場的眾人無不為之一振。

其中反應最大的,竟然是賈魯和朱升,隨後劉伯溫也止不住笑了起來,伸出了大拇指!

再之後,就是宋濂,葉琛幾個,至於李善長,尚在猶豫不定。

張希孟從容不迫,繼續道:“我以為姑且不論這一次的具體事件……我想問問大家,褒獎的標準在哪裡?什麼人該褒揚,什麼人該唾棄?這事情總要有個規矩吧?”

李善長見氣氛不對勁兒,節奏落到了張希孟手裡,便迫不及待道:“自古以來,嘉獎忠貞之士,孝子節婦,如何說沒有規矩?”

張希孟笑了,“李先生說得沒錯,但這個標準是道義德行的,不是國家的……再說清楚點,這是儒家的綱常倫理,不是國家的法度規矩。”

說到了這裡,張希孟停了下來,看了看其他眾人,突然微微一笑,“如果一個人是道德完人,卻站在了咱們華夏吳國的對立面,該怎麼評價他?是站在華西吳國的立場上,斥之為敵人,還是站在儒家道義上,把他看在英雄?”

這話問到了這份上,便是李善長也知道一個巨大的坑在等著他,乾脆閉上了嘴巴,不敢多言,只剩下心怦怦亂跳,顏色變更。

眼下能接張希孟招的,已經不多了。

突然,朱升緩緩站起,拱手道:“張相高論,老夫五體投地。只是老夫還想請教,褒揚忠義,以英雄看待敵手,也未必都是壞事!更何況剛剛諸公也說了,褒揚石抹宜孫,是為了給元廷難堪,讓大都皇帝為難,這難道不好嗎?你又何必把吳國和儒家分開?

張希孟一笑,“楓林先生果然是厲害,我這點拉大旗作虎皮的本事,是嚇不住楓林先生的。但是我想請教一事,石抹宜孫祖上是遼人,輾轉歸附大元之後,他是世襲的副萬戶……屬於元廷的高官,世代榮華富貴。他們一家享受了那麼多民脂民膏,不甘心放棄,負隅頑抗,最後悉數喪命。”

“楓林先生,這樣的人,站在咱們的立場上,還是簡單的忠臣孝子嗎?”

一句話,朱升也是瞠目結舌,連他都扛不住了。

啪!啪!啪!

掌聲從朱元璋那邊響起,老朱忍不住大笑,讚歎道:“張先生不光是咱的智囊,還是咱的良心!咱以窮苦人起家,均分田畝,救濟斯民!褒揚一個大元朝的世襲副萬戶,讓咱如何面對黎民百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