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部分(3 / 4)

小說:唐騎 作者:瞎說唄

他有多少的把握,多確切的證據,其實沒有,相反,這個決定其實有許多的隱憂,許多的後患,然而那道閃電般的光芒在腦中劃過,忽然便有決定!

雖然,劉知遠非不知道自己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奇兵渡渭,勢必留下許多破綻,但他內心深處自有一種不完全是理性的判斷:只要幹掉了張邁,勝局便決!

在這個判斷中,張邁的生死便是關鍵所在,至於其它的都是枝葉。哪怕損失一個區域性的戰場,哪怕失去十萬將兵,哪怕後方暫時天下大亂,也改變不了勝局!

劉知遠要賭的就是這一個關鍵!他認為以枝節之可能敗來賭關鍵之可能勝絕對值得,但偏偏孟昶王處回卻都不這樣想,兩人說來說去,盡在劉知遠認為的“枝節”上糾纏,這讓劉知遠不禁有些恚怒。

他壓了壓暗燒的火,說道:“此次渡渭之戰,前鋒末將自當,蜀軍只需作為後援即可。若有險難,我軍當之,若我有大利,陛下收取。”

要知石晉的軍隊數量也十分龐大,只是被郭威扼住無法西進,要分出三五萬人來原也不難,但此戰的關鍵乃在“速”、“隱”二字,三五萬的普通軍隊要如這八千精銳一般在渭南平原行百里之地、兩次渡河而不被察覺那就很難了,而一旦被郭威察覺,對方自然會有辦法應對,所以劉知遠才需要蜀軍的支援,這是軍事地理所限。

但王處回聽了劉知遠的話卻想:“難事你們做,好處我們拿?天底下豈有這等便宜事?”晉、蜀之間的罅隙之深,原本原在唐、蜀之上,這次孟昶之所以會聯晉擊唐,完全是張邁鋒芒太盛所導致,至於晉蜀之間其實並無多深的信任基礎,相反,蜀人精英中早存著一種共識:無論是天策唐軍還是石晉,誰滅了對方接下來肯定就會兼併蜀國!

因此對蜀國來說,上上之策當然是天策與石晉兩敗俱傷,蜀軍趁機收取關中、夾制隴右,這也是孟昶的曾有過的念頭,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可能性並不大,退而求其次,則是追求天策與石晉保持平衡。至於唐、晉、契丹三者任何一方取得全勝,卻都是蜀人不願意看到的。

這時不管劉知遠好說歹說,王處回也只是搖頭,劉知遠大是惱火,心道:“此事原本不需要我如此犯險,南線進攻天策本是你蜀軍該做的事情,若你們能派出五六萬人馬,全力攻擊渭河、挺進秦州,張邁的虛實一下子就試出來了,那樣我們又何必在這裡空猜測?現在我提兵前來,那是來做你們該做之事,誰知道還如此推三阻四,早知如此,還不如不要你們為援,反而少了許多制肘!”

想到惱怒處,將桌子猛地一拍,恨恨道:“我主失策,竟與孺子為盟!”

孟昶臉色大變:“劉……你說什麼!”

劉知遠省起這時尚不能與孟昶翻臉,自知失言,行禮道:“末將北鄙武夫,一時胡言,請陛下恕罪。”

孟昶哼了一聲,王處回也不願意因此與石晉翻臉,打和場道:“總而言之,現在並非出兵良機,但劉將軍若真的打算奇襲秦州,我軍倒也可以借道,並在渭南為將軍擂鼓助威。但卻要說與劉將軍知:唐軍在北岸五步一崗、十步一哨,想要偷襲秦州那是不大可能了。”

劉知遠道:“若是如此,那在下便先前往一探,只是若秦州空虛時,便在北岸舉火,那時還請陛下舉兵來應!此外還需要向貴軍討借船隻若干。”

王處回道:“船隻好說,若秦州真有可乘之機,我軍自然不會放過。”

雙方不歡而散,孟昶氣憤難平,指著劉知遠離去的方向道:“這個匹夫,也和張邁一樣看不起朕!王太傅,若不是你攔著,我真想斬了他的頭顱送回給石敬瑭!”

王處回道:“陛下息怒,劉知遠固然是死罪,但兩國為盟,不可擅殺盟友大將。”

孟昶哼了一聲,過了好一會,怒氣稍平,才又道:“劉匹夫說秦州空虛,張邁手下其實兵力不足,你覺得如何?”

王處回道:“聽劉知遠的分析,其實也有幾分道理,只是兵法雲: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張邁最擅長玩弄虛虛實實的詭計,或許他就是故意如此示弱,要誘我們跳進他的圈套也未可知。”

要知戰場之上,虛虛實實各種情報時時都有,這時候將帥對情報作何判斷就極其重要,有時候同一種情報也能夠做出截然不同的兩種對策,軍師出獻各種謀略其實不難,難的還是主帥如何採信判斷。

孟昶也覺得劉知遠的計劃太過冒險,道:“既然他說秦州空虛,那就讓他先去試試吧。我們安排好大軍在後,若劉知遠得利,我們便擂鼓渡河,若劉知遠失利,那死了石敬瑭八千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