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將我們當做爆竹的引信吧……”
第五十三章 國力拼熬
郭威進駐到烏宰河邊的營寨之內,一邊在嚮導兵的幫助下熟悉著周圍的地形,同時對能夠想得到的佈防進行了精心的佈置如今已經入秋,北庭盆地所有的河流其水源都不依賴降水而是依賴融雪,天氣越暖,數量就越大,天氣冷得一分,水量便減一分。烏宰河並非一條大河,隨著水量的減少,中游的一些地方已經可以騎馬趟過,下游一些地方更是漸漸乾涸了,所以這條河流並不足以形成一條天塹,這所有的細節都是郭威所要考慮的,少了其中一環就有可能導致來日的戰敗!
作為明威軍的統領,他要考慮的事情比柴榮那種靈機一動的計策要複雜了十倍不止。
然而郭威所要考慮的事情,跟楊易此刻所面臨的盤算相比又簡直不值一提!
這次參與北庭戰役者三方面都不乏高人,而且三方面都有著強大的騎兵。唐軍方面還是步騎弓弩多種兵種結合,契丹與回紇就基本上是以騎兵為主。
契丹方面趕到北庭的兵力已經達到九萬人,皮室軍出動了四成,漠北諸部響應而到者也有過半,嶺西回紇也投入了接近八萬人馬,不止是男人投入到戰場中來,一些接近成年的少年還有一些壯婦也被徵調來參與後勤與輔戰。
戰爭規模到了這個程度,雙方已經不能單純用士兵的數量來計算實力,彼此增減一二萬人,似乎也已經無法成為決勝的關鍵。
胡漢雙方超過三十萬兵力活動在北庭地面上,但契丹人與嶺西回紇卻都未將兵力全部集中在北輪臺城,而是主動地發揮著騎兵的靈動性,從各個方面衝擊著唐軍。
楊易所構建的輪胎防區就像一個巨大的刺蝟,其所派出的遊騎兵時時突出襲擾,讓契丹與回紇無法順利會師。
契丹的前鋒已經接近回紇軍的最東部,而耶律朔古還不忘分出兩部人馬去進攻折羅漫山城那是北庭進入伊州的大門。
耶律朔古十分明白,自己所帶來的漠北諸部平時並未參加長時間的集訓,有一些較為疏遠的部落配合作戰的能力較差,既然這樣與其勉強將他們統合起來,不如將這些和主力配合較差的部落派去進攻東線,以牽制唐軍的注意力!
這一局大棋不止是張邁、楊易、耶律朔古、薩圖克在下,高層將領、中層將領甚至下層軍官也發揮著他們的能動性,或大或小地影響著戰爭區域性的勝負。
柴榮引誘契丹騎兵進入陷阱是唐軍公開宣傳的一次勝利,兩天後在八百里外的東方又傳來了一次捷報,這次勝利卻大得多,由慕容春華安排設下的一個局坑掉了漠北阻卜一部三千多人,三千多人全部都被活埋,只露出頭顱在外面做成顱觀,這個決定是哥碩下的,這三千人是這個漠北部落男丁的全部,三千人全被坑殺就意味著這個部落滅族!他們的妻女將會成為別人的妻孥,他們的幼子將會成為別人的兒子甚至奴隸!
這種可怕的結局強烈地對漠北諸部造成了巨大的震撼,極大地打擊了漠北諸部計程車氣,但兩天之後同樣是在東邊,溫宿武卻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他由於應哥碩的請求外出支援這次支援是哥碩取得成功的關鍵性力量,可是當溫宿武回到他的駐防地瀚北砦時卻發現砦子的旗幟易主了!
在東面這是一次不容許的重大過失!因為此砦儲存著足夠九千戰馬過冬的草料,是唐軍在北庭較為大型的草料屯聚點之一,按照楊易的戰術要求,如果出現危機,這些草料就是燒了也不能益敵!但這次契丹驍將蕭叔祖的奇襲卻快得讓留守兵將連將草料燒掉都來不及!
類似的拉鋸在持續地發生著,耶律朔古一座又一座地強拔丁寒山所建立的砦子,楊易則一點一滴地讓漠北諸族流血。即便是皮室軍也有不少人用顱腔中的紅色來塗染這片草原。儘管從決策的時候就曉得這一仗不好打,但戰爭的艱難程度還是超過了耶律朔古的預期,他沒想到越過小金山以後仍然是這樣的舉步維艱,契丹的騎士們原本所期待的場景越過小金山之後就一馳千里的情狀並未到來,每前進一步他們都得付出巨大代價!
可是比起西面來,契丹人和漠北諸部所付出的又還不算什麼!畢竟他們輸了也還有退路,可嶺西回紇呢?
為了北庭的這次戰爭,薩圖克幾乎是傾盡所有,他們不止要供應自己如果這樣還好些,畢竟遊牧民族遷徙起來容易,羊群自己會走路,又是在夏秋之際進兵,一路吃著草過來就是,但是薩圖克還曾向契丹許諾:一旦兩軍接應上,他還會負責起契丹軍的後勤!當然耶律朔古也不至於因為這個許諾就不帶糧食,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