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要打仗了,最不高興得就是司馬昭,他喜歡謀劃,不戰而屈人之兵,另外的原因是司馬昭認為父親年紀大了,應該養老,不宜再出徵作戰。
聽說要打仗,最滿意的當屬於司馬懿了,東北戰事已經試探過去,公孫淵的情況已經試探清楚,下一步就是如何應對的問題了。
司馬懿接過詔書,請賈充、司馬師和司馬昭都坐下。
司馬懿道:對付公孫淵,我們已胸有成竹,這個你們放心,我想知道朝局如何?
司馬懿非常清楚行軍打仗不光是行軍打仗本身的事,他只是朝廷諸多大事中的一件大事,朝廷支援是一個樣,不支援又是一個樣,開始支援,中間不支援又是一個樣,諸葛亮就沒少吃朝廷食言往復的虧,到最後,也是功敗垂成。
賈充道:叔叔,皇帝要你出征,皇后要你出征,朝廷大臣要你出征,東北戰事,非你莫屬。
司馬懿道:曹爽啥態度?
賈充道:他請求出徵,被皇帝壓下了,因此還與皇后發生了直接衝突。
提起曹爽,司馬懿心裡就不爽快,他是目前曹家勢力中最難對付的角色,有野心,也不乏手段,他支援修建的許都宮殿,不比洛陽差,論起打仗,跟他父親曹真歷練過,有實戰的經驗。
司馬師道:虧他是曹真的兒子,就他,勇氣有餘,謀略不足,喜歡出風頭,也配請求出徵?
司馬昭道:他出徵,多了也就是母丘儉的結局,兵敗而歸。
賈充道:我們也是這個看法,他出徵誤國,誤民,誤自己,所以拒絕了他的請求,而請司馬叔叔出征。
司馬懿道:賢侄,我知道了,皇帝開始是支援出征的,你們在家大臣的任務就是要皇帝堅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廢,終止我作戰。
司馬師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出去了,何必管那麼多呢?
司馬懿道:說是那樣說,真做起來,是要謹慎的。
賈充道:叔叔,我知道了,我回去告訴岳父,告訴孫伯伯、劉伯伯,告訴皇后,一定力促皇帝把戰爭打下去,直到你凱旋而歸。
司馬懿上前,握住賈充的手道:賢侄,如此甚好,我們在前線打仗就可以放開手腳了。
賈充預祝司馬懿馬到成功,而後離去——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曹睿時代(24)
25,
曹睿召叢集臣在朝堂之上,商議出征事宜。
曹睿說明東北前線的戰況,而後說出自己的打算,要司馬懿出征。
而後,曹睿看看大家,道:你們以為如何呀?
孫資出班奏道:陛下英明,命司馬懿出征,司馬懿忠心耿耿。
劉放出班奏道:陛下智慧,命司馬懿出征,司馬懿多謀善斷。
因為是打仗,大家心裡都知道,朝廷之上,惟有司馬父子是打仗的材料,遂齊聲附和。
曹爽看看大家的態度,遂順水推舟,出班奏道:陛下,臣也請求司馬大人出征。
曹睿要得就是曹爽的話,要他自己表明態度,比強迫他表明態度,效果更好。
如此就是一致透過。
曹睿道:司馬大人,你意如何?
司馬懿道:陛下,國難思良將,臣雖年老多邁,但為國出征,剿滅叛賊。
曹睿道:司馬大人,朕知道你年老多邁,也不想煩勞你,可這是打仗,打仗就必須取得勝利,所以詔書你從西北前線回來,煩勞你出征。
司馬懿道:謝——陛下。
司馬懿知道出徵一事已成定局,心裡高興,心裡也擔憂。
這個時候,曹睿道:司馬大人,此去東北,你有何妙計?
司馬懿聞聽就覺得曹睿多此一舉,如何打仗,那是要隨機應變的,就是用計,也是一環套一環的,可是皇帝問了,你敢不說?
司馬懿想想道:陛下,臣有上、中、下三計,上計是棄城而走,中計是依遼水以抗擊大軍,下計是坐守襄平城。
曹睿沒完沒了,道:司馬大人,你這三計是咋想出來的呢?
司馬懿道:陛下,高明的人能熟悉敵我的長短,事先有所放棄,有所保留,這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如今,我們孤軍深入,勞師遠征,估計不能堅持很久,所以,必須在遼水抗擊後,退守城池,這也就是我說的中下計。
曹睿道:司馬大人,你估計需要多長時間?
曹睿是在估算需要多少糧草。
司馬懿道:去,一百天,回,一百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