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唐得府兵而強,失府兵而弱的原因。
雖然說。日後天下太平,商業發展。會衝擊日後的穩固的農業社會結構,讓這種基層組織力。隨之削弱。
但是放在這爭奪天下的時候,這鄉亭,府兵。兩種制度,互相疊加起來,就能夠起到不可思議的巨大力量。是爭奪天下的無上法寶!
範易十分清楚,從另外一個世界的經驗來看。每一個強盛的,延續幾百年的大一統皇朝,都是在制度上有所革新,革除前代的弊病。這才可能有著數百年的天命。
而因循前代制度,沒有什麼重大革新的王朝,幾乎都是十分短命。
這也可以看做為什麼每一個謀朝篡位的朝代,國祚都十分短的原因。從現實的制度上來看,而非是神秘學角度來看。
那就是謀朝篡位的朝代,繼承了太多前朝制度上的弊病。而自己打天下的,卻總是在有意無意之中,彌補了這些弊病和缺陷。
范家日後就算奪得天下,雖然說起來不好聽。但是少不得還有著一個謀朝篡位的諷刺……
因此。範易卻絕對不想自己的朝代二世而亡。
對於範易來說,本尊想要踏上帝君寶座。可不是得天下就算完事,起碼需要兩三百年的強盛王朝,所聚集起來人道偉力。才有可能完成。
大虞朝廷的制度缺陷在哪裡?不用說,給範易印象最深之處,就是兵力不足。
整個偌大的朝廷。九州之地,數千萬人口。常備的兵力。就只有洛城所在的幾萬禁軍……
而大虞太祖更是不遺餘力的推行強幹弱枝之策,罷省郡國之兵。讓地方上。根本連一點常備兵馬都沒有……
因此,一旦青陽教亂起。朝廷就缺乏重兵,迅速撲滅叛亂。
不過這也不能說大虞太祖失策,事實上,就因為大虞養的兵馬足夠少。朝廷軍費負擔輕,這才有著大虞五百年天下。
事實上,在社會生產力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之下。古典農業社會,根本也就沒有辦法不可能長時間,大規模的養一隻常備軍。不論中外,都是一樣。
宋朝養過,清朝養過。
其他歷代,幾乎都是半農半兵的民兵性質……
不論是漢代的州郡兵馬,還是唐代的府兵,明代的衛所制度。都是一樣。
因此,在這成州,人口只有不足三百萬,各地百廢待興的情況之下。範易都沒有想過,養一隻職業軍隊。
而結合鄉亭制度,和府兵制度。能夠從社會最底層直接動員人馬的半職業化部隊,就是範易最好選擇。
這些考量早已經在範易的心中,不知道轉過多少次了。
然而,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