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他心裡“咯噔”一聲,這是董卓來了。
對董卓的映像,祖昭其實只停留在他因貂蟬而死於呂布之手這一點,其餘的卻是很模糊。但是,他也知道,這絕對不會是個善茬,何進召他入京,那絕對是引狼入室。
原來董卓見到皇宮竟然騰起熊熊大火之後,就知道里面出事了,他知道這個時候進宮,只要能將大局穩住,就能把持朝政,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這天下就是自己的了,所以直接就帶兵進來。而這個時候,他見前面來了一隊人馬,笙旗上寫了個“袁”字,也不知是袁紹還是袁術,但是他一心想要先立個下馬威。
董卓見袁字旗號的部隊一沒有披掛,二沒有弓箭手、盾牌之類的防禦要具,直接沒有下令騎兵停下來,而是徑直衝了上去。
袁紹和祖昭這邊,除了領頭幾個有馬之外,其餘都是步兵,可對方的戰馬來勢洶洶,哪裡能與之相抗衡呢?!
祖昭見到前面的董卓軍隊直接衝撞過來,知道這老賊是要先下手為強了,心中一急,為避免人員傷亡,連忙大喊道:“快散開!”
他敢這麼喊,其實也是料準了董卓的人不會真的敢對他們做什麼,因為畢竟皇帝還在這裡,而董卓又是打著勤王的旗號應何進邀請而入京,這種時候最多不會要來個下馬威,肯定不會真的幹出什麼太過分??過分的事情來——在祖昭心裡,只要不殺人,暫時都不算太過分。人命才是第一位的。
袁紹和祖昭離得近,兩人又有些交情,所以,祖昭這一聲大喝,袁紹的人也是從命如流的,頓時就散開了。
袁紹對祖昭投去了讚許的目光。因為他也覺得,這個時候散開,減少人員傷亡是最好的。而剛剛他忙著將少帝拉到自己的馬上來護好,根本沒有時間發號施令,祖昭可以說是解了他分身乏術之急。
而那頭董卓見袁字號的部隊被自己的人衝散了,心中即是得意,也是對對方不屑,指揮著部隊直接就向前進。
他下馬威立了,自然也就過去了。因為遠遠的,他就看見了袁紹坐在馬上,而身前就是一個一身明黃的小孩子。不用說,那肯定就是少帝了。大抵是宮中生變,袁紹護了少帝之類的緣故,才有了現在這樣的情況。
董卓過來後,態度很是傲慢,不願意和祖昭、袁紹多說什麼,只是簡單打了個招呼:“兩位何以落得這等狼狽,宮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十常侍殺了大將軍何進,劫著少帝逃了出來,我等追殺至此,終將少帝救下。”袁紹說道。
“少帝何在?”董卓傲然問道。
袁紹以手指之,董卓見了,舍了袁紹和祖昭,立刻就帶著兵向少帝圍了上去。
少帝見被軍隊圍住,問話的那個將軍模樣的人又一臉不善的樣子,頓時嚇哭了。他想既然袁紹是救駕的,那和袁紹對立的這個,那不是敵人麼?!
董卓皺了皺眉,對少帝這個樣子有些厭惡,但因為對方畢竟是皇帝,也只能儘量地耐下性子來,又問了一遍,這時候,陳留王站了出來問董卓是來保駕的還是劫駕的。
董卓看了一眼的眼前比少帝還要小的小人,以為不過是小皇帝身邊的跟班,雖有些不屑,但還是問他是誰。
陳留王亮了自己的身份後,董卓怔了怔,旋即下馬行禮,說自己是來保駕的。
隨後,董卓以“帝不可無儀”的理由,將少帝和陳留王都帶走了,因為袁紹的軍隊和他的一比,簡直是一點都不可靠。
袁紹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也是無奈,就讓董卓把人都帶走了。反正都是要回宮的,跟誰回去不是回?只要皇帝和陳留王都沒事就好了。
然而,祖昭卻是有心想要爭一下的,憑他的政治敏感度,他總覺得,人就這麼讓董卓帶回去,還是很不好的,而且他心中更是清楚,董卓這一回宮,那麼他就能把持朝政,到時候他的罪行,可是不比十常侍小,這傢伙少不要要清楚異己,濫殺無辜。可縱使自己知道這些,卻無奈這裡沒有自己的兵馬,兩方的實力又太過懸殊,只能放棄搶人的想法,讓歷史的車輪還是按照歷史的詭計走。
祖昭的擔心的是有道理的,儘管他並不知道史書中關於這一段事的記載。
董卓將少帝送回宮之後,就沒有從宮裡頭出來,短短數日內,以少帝的名義給宮中佈下了種種規矩,最直接的,就是不準帶劍入宮,從第一重宮門開始,就不準。
而袁紹、祖昭、曹操等人,本應救駕有功,當論功行賞,也因為董卓的到來而沒有了下文。
其實他們也不是為了討個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