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3 / 4)

小說:1949我來自未來 作者:隨便看看

可問題是,現在連部裡自己都不清楚你是哪家的,怎麼跟人家解釋呢?

我跟你明說吧,小強,你的客戶現在應該知道我們在調查他們!

之前的貨物裡,北斗定位裝置和GPS定位裝置已經被全部拆掉了,一個都沒能發回訊號。既然他們不想讓我們知道他們是誰和他們在哪裡,我們又怎麼能安的下心呢?這拆訊號機的事,你別告訴我你不知道。”

“袁叔,我一直是直接在部裡採購的,這裡面,留給部裡的利潤不薄吧?難道非要逼我跳過部裡,直接找這些公司嗎?”。小強威脅道。

“部裡不是這個意思,小強啊,部裡的意思是,希望你們能正規起來,乾脆申請軍火出口資質,部裡一定給你們開綠燈,特事特辦。”袁克敵話裡的圈子終於兜出來了。

“那我以後出口豈不是要報備?”小強神經的錨鏈又一次拉緊了。

“是啊。”

“那我有什麼好處?既然我現在不報備也能做生意,幹嘛非要報備?我要是在報備材料裡胡說八道?這樣對國家有什麼好處,我要是一五一十的交代在材料裡,我就不信,那些現在就在打聽我的公司,他們會不偷腥!”

袁克敵道:“怎麼會沒有好處呢!無論是運輸,後勤,貿易管理上,國家都能幫助你嘛。”

小強搖搖頭道:“您見我向國家要求過一次這些幫助嗎?不需要!您老還是跟我說說渦扇…9的合同吧。”

袁克敵無奈:“那你好好的再考慮一下。”

說完,他翻開面前的檔案:

“200億,全套裝置和技術轉讓,外加200臺發動機。這是中航工業咬死了的不二價,我好說歹說,人家的搭頭提高到了200臺發動機,這可比一開始說的100臺翻了一倍了。”

小強煩躁的抱怨道:“這可是英國人1975年的技術專利,現在早過了專利期了。”

袁克敵解釋道:“不管有沒有專利,你都造不出。更何況這是一款中國人花了近三十年才完成國產化的航空發動機。按照合同,西安發動機廠將向你方提供700多臺先進裝置,幫助你方掌握多項七十年代水平的工藝和技術。你可別小看這些工藝和技術,就算是今天,也沒幾個國家能完全掌握。”

小強問道:“那袁叔你看,我的客戶大約多久能完成國產化?”

袁克敵歪了歪頭說:“怎麼說呢,只要在人力投入和資金投入上源源不斷,三年投產,五年內完成全部國產化應該沒問題。”

小強不太信,說:“您蒙我呢吧?要是這麼簡單,咱們還用得著花上將近三十年嗎?”。

袁克敵道:“你這是站在我國的肩膀上進行發展,當然不用這麼久了。當初咱們僅僅是翻譯羅羅的材料,就足足翻譯了42萬份!”

“袁叔,中文譯稿和原版英文材料我都要。”小強忙補充道。

袁克敵滔滔不絕的道:“還有,後來各種專案開始全面大規模下馬,需要三萬多項技術與裝置改造的斯貝國產化專案燒錢的厲害,當然也和其他專案一樣,也被砍了。

那些年我們砍掉了大量專案,這是國產化程序延誤的主要因素。在渦扇9的裝機物件上,當初定的是運十和轟七,既然最後運十和轟七都因為和四人小組有關係,所以全砍了!那發動機就算造出來,也沒飛機可裝啊!所以,最終連發動機專案也被砍了。

直到91年海灣戰爭,咱們大大受了刺激,想來想去,才又拿出轟七的方案來。當時找來找去找不到配套的渦噴發動機,這才重新啟動斯貝國產化。可是當初的課題組也好,人員也好,全都四散在別的專案上了,於是啟動程序就拖拖拉拉的,到了03年才完成全面國產化。”

小強道:“原來如此,您這麼說我就放心了。”

第三百七十八回 改進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

“袁叔,渦扇9的空中試車平臺,中國是否可以提供給我的客戶?”

“給是可以給,那玩意是伊爾76改的,結構和各向穩定姓都進行了專門加強,還有專業的機載資料收集分析系統,對你的客戶來說價錢也不貴,只要三億人民幣。可問題是,你要去了沒用啊?你的客戶手腳再快,兩年內也出不了渦扇9啊?等到生產出來後,拿來中國一試不就得了,專門搞一個的話,除非你的客戶像中美俄一樣,立項在研的各式航發加起來有七、八個型號。”

說完,袁克敵自己都覺得好笑,雙肩一聳便笑了出來,差點把嘴裡的茶水噴出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