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九 作者:愛之冰點

正是湖光山色,青峰秀水,果然好山:松柏滿布,白雪叢堆,風光瑰麗處不遜江南,果然好水:紅鯉四躍,飛瀑流泉,熱氣騰騰時暖似陽春。飄萍走得勞累,便在溫泉之中,洗浴一番,連日疲乏盡去,不覺精神大振,生氣勃勃。獨立湖邊,但見遠方一處,金光大盛,當下攜弓箭在手,往閃亮處而去。這正是:四方戰火未安歇,天下清平已有時。畢竟有何異事,還是下回分解。

第一百一十五回 飄萍初得天下戟 郡主再招高明士

上回說到飄萍獨走窮荒,深入陰山,遙見前方金光閃亮,當下覓去,雖在苦寒之地,四面卻是流水潺潺,縱然隆冬之際,身周依舊溫暖如春。飄萍行出裡許,入得谷中,但見一個山洞,金光便從洞中閃出。好奇心起之下,撥開松針綠葉,陡聽得簌的一聲,一隻紫貂從洞中躍出,飄萍吃了一驚,閃過一旁,待了一陣,但見並無異狀,當下信步入內,轉目望時,只見洞內蕭然,唯前方壁上懸著一戟,金光耀眼,飄萍禁不住用手掩面。

當下收轉戟來,那戟入手不過十數斤,甚是輕便,原來飄萍力弱,雖學呂家戟法,卻使不動方天畫戟,如今正得此趁手兵刃,自是欣喜非凡,當下持定戟杆,仔細觀看,那柄上雕著十三個小字,左曰“戟中天下戟”,右為“無天下志者慎用”,飄萍嘆道:“真天下至寶也,世間誰能主之?”

正自感嘆,陡聽得一聲呼嘯,勁風四起,一隻猛虎從壁後撲出,飄萍一嚇,疾步向前,不由自主呂家戟法已出,洞中金光大盛,但見得鮮血亂濺,那虎剛剛撲近,便一聲慘叫,直撲洞外去了。洞中雖然血濺五步,那戟鋒刃之處,卻不染分毫。飄萍大異,再望壁上時,卻見四壁上有詩云:飛將昔年懷此器,封侯萬戶永無期。心無問鼎高光志,莫動此間天下戟。

飄萍不覺嘆道:“昔年龍城飛將李廣,一箭能沒大石,勇武冠絕前漢,匈奴之人,聞名顫慄,然而將軍空有拔山覆海之力,終未建功當世,不得封侯,後人多不知其由,只道其命運多舛,天道無常,因此才有英雄落寞,一生鬱郁不能得志,今日觀來,莫非是因將軍非天下之主,擅動此戟,反遭天遣乎?焉有此舉?此詩甚是不通。”

話音方落,忽聽洞外一人叫道:“姑娘所言差矣,李廣擅用天下戟,殺人如麻,而心無天下之志,終至隕斃,正是前車之鑑,姑娘可速遠離此戟,免遭天遣!”一人入內,身矮腰肥,黃面短鬚,紅髮枯眼,形容甚是古怪。飄萍道:“汝何人也?”

那人見洞中之人,不過一個女童,心下一怔,道:“吾名袁水,字歡歡,號歡喜佛,乃袁紹之侄,因吾叔基業為劉備所竊,逃入月氏,現充軍師。姑娘乃是誰家之女,如何孤身到此山中?”飄萍道:“我被風暴所驚,誤入陰山,正得此戟,汝為何教我遠離?”袁水道:“此戟名為天下,非王霸之才不能御之,某多有聞名,今奉月氏國王之命,尋入此山,正為天下戟而來,願姑娘休以兒戲,奉還此戟。”

飄萍道:“天下戟另有何能,君試言之,自當與君計較。”袁水道:“昔年冒頓王子,因不忿蒙恬所逼,故請一名楚國遺老鑄造兵刃,暗圖草原。楚老思冒頓王子之恩,欣然領諾,鑄成三十支飛鳴鏑與三柄戟,即天下戟、方天畫戟,贈與冒頓,另有霸王戟自行攜歸中原,授予西楚霸王,其餘二戟於匈奴單于代代相傳。後匈奴為大漢衛青、霍去病所破,飛鳴鏑從此不現人間,三柄寶戟卻盡皆傳入中原。李廣雖得此戟,終不能盡之,空自虛度一世,后王莽篡權,光武仗此戟,起綠林,橫行天下,重興漢室,因恐寶戟為人所用,暗令人送入山中,盡殺衛士,故此失傳。”

飄萍道:“既已失傳,汝又從何處得知?”袁水道:“光武恐後世子孫難保基業,故將此秘密傳與後漢十二帝,當神器傾頹之時,復取此戟,自可重定江山。後曹操弄權,獻帝使穆順告知劉備,吾故得知。今姑娘不知天下戟之事,必不懂天下戟用法,萬乞姑娘不吝歸還。”

飄萍笑道:“君言謬矣,倘得天下戟便可平定天下,劉備何不使人於此覓之?使吾應手而取?”袁水一怔,不能應對。飄萍道:“吾可為君解之。因孔明深信天下不在於物,而在於人。種種傳說,不足為信,何須枉費光陰,而行無益之事!”

袁水大服其論,道:“姑娘有如此見識,卻不知是誰家門下?”飄萍笑道:“吾父魏王曹諱操,吾師武有典韋、許褚、曹彰、夏侯淵、張遼、徐晃等大魏之將,文有荀攸、賈詡、程昱、魯肅、滿寵諸大魏文臣。”袁水大驚,拜服於地道:“原是高陵郡主,驚才絕豔,四海知名,今番冒犯,誠為死罪,萬乞寬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