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兩國養育民力,各不相犯,晃眼間,已到了中華帝國興元四年,合建安二十二年,景泰十二年,昔年縱橫天下的名將,鬢角微微抽出了絲絲白髮,而當日的一干童子,皆成了英氣勃勃的青年,漠北的幼雕,如今已翱翔九天,鵬程萬里。
此時上郡城外,草原上,小河畔,曹彰、袁水正在談論飄萍武藝。原來自曹彰潼關一戰,威名大盛,雲中、九原、朔方一帶羌胡之地,長城內外,盡皆臣服,聚起數萬騎兵,雖曾與晉陽安寧偶有爭戰,互相消耗,後劃黃河為界,已換得數年相安無事,因此曹彰得閒,終日鑽研天下戟法,授予飄萍,這時尋袁水道:“飄萍學天下戟已有數年,理應全盤貫通才是,如何總不見威力,袁軍師可知其理?”
袁水道:“天下戟因人而異,飄萍兒雖有蓋世之才,此時卻究不過一尋常兒女也,正如寶劍藏於鞘中,鋒芒不露,雖習此技,終無能為也。”曹彰道:“父王曾言他日蕩平漠北,合圍中華,飄萍兒是吾良助,此刻看來,若上戰陣,吾尚須分心照顧,如何深入荒原?”袁水道:“中原數十年爭戰,非數年可以恢復,此刻猶不足道,無足為憂。料飄萍兒尚幼,何必急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