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九 作者:愛之冰點

擔子,日後由汝弱女承當了!然而吾固知世上非汝不能擔此任也。”長嘆一聲,面露淒涼之色,忽然頭一偏,終於氣絕。時建安二十四年冬臘月,中華興元六年,壽六十五歲。有詩讚曰:雄哉魏太祖,談笑泯狼煙。智略壓千敵,聲威震九天。

檄文驅國賊,鐵馬踏中原。遙看關山下,天驕又舞鞭。

當下飄萍哭倒床前,早有許褚、夏侯惇諸人昏暈過去。賈詡扶起飄萍,道:“魏王臨終之際,託孤郡主,吾等皆願隨郡主奔走趨馳,大王雖去,願郡主節哀保重。”飄萍茫然道:“父王託孤與我?”陡然想起身世來,更是潸然而淚下。有詩嘆曰:當年昭烈託孤情,致使曹公嘆孔明。久別不知嬌女事,江山從此顯飄萍。

第一百五十二回 報恩主典韋行刺 擒寶妹曹丕逼婚

上回說到曹操臨終,告飄萍曰:“飄萍吾兒,汝有管、蕭之術,呂、樂之才,黥布之勇,韓信之能,有汝輔佐子恆,他日吞華興魏,只在翻掌之間耳。”飄萍道:“父王,兒有一事欲稟,孩兒親生父……”曹操已抬起手來撫著飄萍秀髮笑道:“時已無多,閒話休敘。汝取天下,正是如臂使指,更勝探囊取物,葉飄零遠非汝敵,吾別無他慮,唯恐季孫之憂,不在莊臾之外,而在蕭牆之內也。萬事以大局為重,若子恆不可輔時,汝自領長安,諸師自當助汝。”飄萍此時,只念身世,卻不能言之,眼見曹操待喚曹丕入見時,奈何開口無力,指心長嘆而亡。

許褚當即昏厥,夏侯惇等哭倒於地。許久悲聲方減,諸人慾理後事時,不見了典韋,飄萍頗驚,使人去尋,早有人來報:“典將軍匹馬出了東門,往潼關外投中華去了。”飄萍頓足道:“典師父豈是投降之人,此去只為父王新逝,師父萬念俱灰,雖哭而無淚,閉悶之下,特去洩憤報仇也。已去多久?”門公答道:“兩個時辰也。”飄萍叱道:“何不早報?”門公顫慄道:“只被典將軍一喝,至今尚且六神無主,如何敢報?”

飄萍喝退,與諸將道:“師父單身前往,恐有閃失,速速追回!”曹仁應聲而出,往潼關追來。飄萍令牽來玉雪馬,告阿醜曰:“師父坐騎乃父王親賜寶馬,今去既許久,潼關不遠,恐叔父追之不上,汝可乘此馬去追。”阿醜應了,亦往潼關而來,早越過曹仁先到。

卻見姜景、馬忠皆被縛帳中,阿醜急釋之,問曰:“二位何故如此,典將軍何在?”姜景道:“方才到關,吾等不開關門,被他動粗,驅散軍士,縛了吾二人,剛剛奪門去了。”阿醜道:“必闖中華軍營寨去者。吾當速往救之。”姜景道:“此人無禮殊甚,今自欲尋死,汝何必去追,倘落中華伏中,不得歸還,如之奈何?”阿醜拜了數拜道:“典將軍乃魏王愛將,豈能不救?國家之事,不敢臨難而退也。”提槍上馬,卻見姜景阻在馬前,扯住轡頭道:“汝不可往,倘若有失,汝母如何得生?”

阿醜搖頭道:“阿醜既受鎮北王之令,自當竭力而行。將軍放心,吾視中華軍馬,如同草芥也。”低聲道:“吾若有閃失,母親望將軍多加眷顧。”一提韁繩,騰出關門去了。不多時,趕上典韋,叫道:“將軍留步。”典韋回過身來,阿醜見他滿面血汙,橫眉怒目,吃了一驚道:“將軍欲往何處?”

典韋緊執雙戟道:“吾欲殺中華之將,報魏王之仇,小將軍欲來阻我行程乎?”阿醜道:“非也,魏王之逝,乃中華皇帝相逼所致,其麾下將士不過從主行事也。今黃忠已喪,將軍縱殺盡此間中華諸將,亦與正凶無干。將軍且隨阿醜回返長安,從長計議如何報仇方是!”典韋怒道:“豈有此理,某決不空回!”將兩隻鐵戟往阿醜頭上砸來。

阿醜避過,二人交了二十合,未分高下,典韋卻見樹木叢中隱隱有中華巡探軍士,尋思:“阿醜說得不錯,若非葉飄零屢屢相逼,使大王屢折愛將,豈至如此?大王之死,葉飄零難辭其咎!”想到憤恨之處,不由得鬚髮皆張,肝膽碎裂,神色可怖之極,阿醜不覺膽寒,手上軟弱,頓時抵擋不住,回馬便走。

典韋也不顧他事,只提起一雙大鐵戟,便往林中衝來,高叫道:“諸軍安在?”數十個小卒見典韋闖進林來,發一聲喊,往西奔逃。典韋縱馬追來,背後蹄響,阿醜又到,典韋回身喝道:“吾念汝乃吾徒護衛,手下留情,今還敢相逼乎?”阿醜嘆道:“將軍忠勇如此,阿醜豈敢相阻?奈何大事不在恃勇而在智也,將軍欲去,恐徒費心力也。”

忽然一騎趕到,卻是姜景,道:“阿醜,典將軍既然堅欲以身報國,何必阻擋?且助一功不遲。”遂向典韋附耳低言。典韋甚喜去了。阿醜問姜景道:“將軍所言何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