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九 作者:愛之冰點

右有書到,曰中華軍進涼州,本部兵馬抵擋不住,願入川中,乞皇上引兵接應。曹丕一面令孫權嚴守機密,一面問徐晃道:“孫仲謀亦欲入川,公還敢入雍驅馳否?”徐晃慨然領諾,又召獵豹營將士,預備衝突雍郿。這正是:將軍威武蓋神州,不死中原志不休。報盡恩仇方快意,流光夜夜照春秋。

只說當日龐統力攻長安不獲,卻被徐晃背後掩殺,折了許多人馬,幸得四面諸軍皆還,合圍長安城外。龐統躺臥中軍,教眾將四下探訪,尋覓破城之計。有鄧艾來告:“長安城北有隱蔽小河通渭水、成國渠,為長安城中汲水之道也,可以斷之。城內無水,安能久存?”龐統甚喜,遣人截斷水道。

魯肅在城中得知,仰天嘆曰:“為國盡忠之日至矣!”與身周十八護衛道:“長安得保,皆因糧水不乏,今汲水道已斷,城中井水缺乏,百姓不安,吾軍亦再難支援,吾受國恩,今當死矣,諸兄弟可往開門獻城。”諸護衛大哭道:“向隨將軍,甘苦與共,豈忍一旦分離?請死將軍之先。”於是魯肅並隨身護衛一併自盡皇宮之前,有詩嘆曰:一番謀畫已成空,獨守孤城帝子宮。既有忠臣能赴死,何憂壯士作偷生?

守門軍士知魯肅等皆死,開門放中華軍入城。長安百姓俱各驚恐,龐統教四下佈告,嚴明紀律,大軍屯於城外,只引小股人馬收取長安,舉凡兵將,皆與民秋毫無犯,有敢取民間一針一線者斬首號令。因此萬民方服,中華軍入城,先將皇宮封存,又將魯肅並諸護衛盡皆厚斂入葬,一面回書報到洛陽。

葉飄零聞得長安已破,雍州悉平,自身之病,又稍稍愈可,遂起鑾駕,西幸長安。各路將士,皆高遷厚賞榮之。旬日之內,葉飄零已到長安,召集四面流落魏臣,以好言撫慰,又憐鍾會喪父,母子孤苦,多有賞賜,造府養之。隨後引兩國公卿,將果品酒肉,祭拜曹操墳前,文曰:“吊爾魏王,千古流芳:攘兇討逆,定國安邦。西迎漢室,中興劉皇。董賊覆滅,袁孽消亡。南收巴蜀,北破西羌。開田治水,積草屯糧。功垂寰宇,名震八荒。

吊爾魏王,多行不良:逼宮弒後,如虎似狼。先屠徐兗,後剿雍涼。播瘟傳疫,國損民慌。外如愛士,狡詐內藏。兵戈多起,貪念屢張。海內動盪,天下奔忙。

吊爾魏王,功業難長:人臣已極,猶念荊襄。英魂鐵骨,飄蕩遠鄉。壽春方陷,又迫許昌。虎牢關下,楚士逞強。炎炎紅日,永照東方。中華興盛,萬壽無疆。

吊爾魏王,四海神傷:曾經煮酒,意氣飛揚。曾經揮筆,漫畫文章。曾經惜兒,病臥孤床。曾經憐女,淚灑山岡。一生率性,傲視三江。如今孤冢,唯剩花香!

奉酒一殤,請君一嘗。哭爾魏王,兩隔陰陽。君若有心,聽我一唱:怒君暴虐,多動刀槍。憐君重義,賣履分香。乞君亡靈,永護炎黃。他年相聚,再話滄桑。嗚呼哀哉,伏維尚饗!“祭到動情時,諸魏臣無不痛哭流涕,中華將士亦為唏噓不已。既畢,葉飄零回顧魏國故臣道:”魏王功過兼有,譭譽參半,然以朕觀之,其非常之人,故有非常之事。魏王屠戮生靈,不恤百姓,殺害名士,迫死功臣,雖有非常之過,然而攘除凶逆,平定四方,屯田積黍,重興漢邦,亦有非常之功,非袁、張割據自守之流可比也。克定禍亂曰武,布綱治紀曰平,可諡為武平王。“

諸受窮舊將,被困降臣聞得,無不謝恩。葉飄零又道:“如今蓋棺定論,魏王畢竟功大於過,汝等久事之,多歷勤勞,為國有功,朕自知之。今歸中華,與舊臣無二,可竭忠盡力,早定天下。吾中華法令雖多,然簡而述之,亦不過”保國安民‘四字也,戒之,慎之!“因此諸魏臣惶恐之心盡去,安心而事中華。

時歸塵、逐流皆在葉飄零身後,拜祭曹操亡靈。聽得父親語音甚是蒼涼傷感,逐流心下嘆道:“當年武平王煮酒論英雄,將劉、葉、曹並舉,今三雄已去其二,父皇將平天下,追念故人,知音多去,豈有不感慨之理?”不覺淚如泉湧,歸塵卻暗贊:“父皇這一招收買人心果然厲害,從此中華舊臣既凜然受教,而魏臣亦一心無二也。”暗起效仿之心。

卻說趙雲之女趙薇,為偷出洛陽,常恐葉飄零見責,聞聖駕已至,隨趙雲、馬雲祿前來請罪,拜於葉飄零膝下道:“父皇,孩兒出嫁之日,曾與逐流誓曰:”攜子之手,與子同老“。夫君既出征在外,孩兒怎能安居洛陽?私逃出宮,有違聖命,請父皇責罰。”葉飄零見趙薇雖知犯過,毫無懼色,一雙大眼正似慕容秋水當年,不自禁心下一酸:“當年荊襄瘟疫之時,何嘗不與秋水誓曰”攜子之手,與子同死‘,今兒又如此,父母何堪?“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