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和戲志才是一致的。
兩人就這麼認真的端詳下去,一看就一發而不可收拾。
李欽寫的東西說起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無非就是一些因地制宜,開發礦產,利用水運,發展商貿,沿海曬鹽,建設新城,開發地產之流的玩意。沒有牽扯到什麼高科技的玩意,充其量只是讓劉備按部就班的夯實基礎而已。這在李欽自己看來是不值一提的。
可就這樣不值一提的東西,卻是看的戲志才和劉曄兩位高智商人士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對於他們兩人來說,李欽所寫的這些方案裡的很多細節,或者說很多辦法都是他們以前聞所未聞的:比如在稻田裡養魚,比如說在水域邊沿設下巨大的網箱,將魚苗養殖在網箱之中……
“這些辦法真的可行?”戲志才的眼睛瞪得老大,兩樣通紅的看著李欽,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急切語氣問道。
“或許有些細節還需要調整,但大體上是沒問題的。我寫下來的這些,可都是我再三確定後,覺得很有把握的東西呢。”李欽從桌案邊抬起頭來,笑著回覆道。
方才,戲志才和劉曄看得入神了,他們不理李欽。李欽也覺得無聊起來。他沒有辦法,只好當這兩人不存在,直接續寫方略之後的東西。
因為估算著劉備可能會在這三個郡立足,所以李欽書寫的方略大體是按照一郡一郡來的。關於汝南郡的種種,他已經寫得差不多。九江郡的東西,他也完成了大半。現在他書寫的乃是關於丹陽郡的種種。
丹陽郡,那已經是在長江以南的地方了,就版圖而言,丹陽郡包括了他後世所在的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黃山市,江蘇南京市,浙江杭州市、湖州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區,這算得上是一塊相當精華的區域。
在李欽看來丹陽郡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礦產都很好,又是出於長江下游的三角洲平原地帶,即使不發展工商,只就農業來說也是能夠掙翻了的。不過,丹陽郡的好處挺多,麻煩也是不小。
李欽看來阻礙丹陽郡發展的問題,主要有三點:第一是人口,第二是山越,第三是世家。
“……如果最終我們被分派到丹陽郡的話,那這三個問題便是我們需要面對的。不過,好在這三個問題雖然麻煩,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要這樣……這樣……那就可以……”李欽一邊思索,一邊伏案疾書。
在戲志才和劉曄在“稽核”他已經寫出來的那些方略的時候,他已經在絲帛上寫下了數千言。
直到戲志才問了那個問題,他才抬起頭來回答。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你所寫的這些,那……主公的治下將再無錢糧匱乏之危。”劉曄聽李欽如此肯定,不由得說出了這樣的判斷。
這幾乎是必然的。就算對政務並不是非常通曉的戲志才也認可了劉曄的判斷。當下,他笑了起來,輕輕的拍了拍李欽的肩膀:“加油!看了你寫的這個,我對你算是放心了。努力把這個規劃做出來吧。到時候我們按照你的規劃行事,將主公對的基業發展起來,然後統領他十萬八萬的精兵,堂堂正正的很少天下,將所有攔在我們面前的敵人徹底碾壓過去。”
“話說用碾壓的話,會不會讓人看不起我們了?”聽了戲志才的話,劉曄翻了翻白眼:“我們是謀士啊。不是該智計百出,以此來體現我們的能力麼?”
“智計百出那是弱者的行為。堂堂正正的已是壓敵,才是打仗最高的王道啊。”戲志才鄭而重之的反駁道:“總之,我們必須讓元華,將他的這份心血完成。”
“嗯,這是必須的!”劉曄點頭認可了這一點。
他當下向李欽拱手:“元華,你寫的方略已經證明了你的價值。既然這樣,那軍中的俗務就交給我們來吧。你在此專心致志的進行規劃就好。”
“如此……多謝了。”李欽歡喜的點了點頭,對肯替自己承接苦力活的劉曄和戲志才行了一個禮。
這禮蠻鄭重的,以至於戲志才和劉曄都趕忙不禁的避讓開去。
之後,戲志才和劉曄走了,走得施施然,走得輕輕鬆鬆。
隨著他們的離去李欽的大帳隨即又陷入了一片的安靜之中。在這樣的安靜之下,李欽原本是想繼續書寫自己的規劃。然而還不等他提起毛筆,沾了墨汁,在絲帛之上落下幾個字來,他便感受到自己耳朵裡一陣密集的震動。
“是蘇珊?”李欽對此先是微微一愣,旋即又會意過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了。
當初,他和已經成為了曹操情人的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