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我們要搬去哪裡呢?”
對於這個問題,王通一開始並沒有回答,直到家裡人將東平城的一些產業都處理完畢之後,他才通知眾人:“我們是到南方去。丹陽鎮將軍請我和衝遠先生去當塗編撰一部匯總古今所有圖書的文典。”
匯總古今所有圖書的文典?這可真是盛事一樁啊。只是丹陽鎮將軍有那樣的實力麼?而且,他是一個武夫啊。
疑惑在下人們心裡滋生著。
他們就此詢問自己的主人。
王通對此給予明確的回答:“丹陽鎮將軍有很多產業,他富可敵國,而且編撰文典是蔡大家的要求。丹陽鎮將軍乃是愛妻之人,所以……”
如此解釋一番,眾皆明瞭。雖然他們也清楚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絕對正確的,但大體也覺得這樣的解釋是可以接受的。
訊息很快就傳開了。不用說,王通也明白自己的家丁中有不少實際屬於其他勢力的探子。
互相派探子,這在這個亂世,在門閥之中其實是相當正常的事情。
王通眼下正好利用他們,向周圍的有心人宣佈自己準備南下的打算。
這一下,關於王通準備南下投靠李欽的訊息傳開了。
一些對事情並不那麼敏感的人很自然的相信了王通的說法。他們據此給李欽加了一個外號:“愛妻將軍”、“文典將軍”,並以此哄傳。
而另一些人並未如此簡單的相信王通的說法,而覺得其中必有內情。
於是,他們中有離東平得近的人,便跑來求見王通,請他打消南下的念頭。
首先趕到的便是正好前往瓦崗寨辦事,打算投靠李密的武陽郡丞魏徵。
他來到王通的中堂之上,以師禮與王通見過,分了賓主,坐於王通的左下位上。
“老師為何南下?”他接過由下人送上的茶湯輕輕的抿了一口,直接問出了這個問題。
“丹陽鎮李元華將軍請我前往當塗編撰匯總古今圖書的文典。我盛情難卻所以答應了。”王通給魏徵的答案,與他對外界傳說的別無二致。
“僅是如此?老師並不是一個會輕易答應別人邀約的人啊。”魏徵不肯相信這個理由,他搖了搖頭,思索了一會,突然壓低了聲音:“老師不看好蒲山公麼?”
“你很看好蒲山公麼?”王通不答,只是笑著抿了一口茶湯,輕聲反問。
“蒲山公天縱奇才,胸有謀略,做事果決。若說天下誰最有可能取代大隋的,我看非密公莫屬了。”魏徵說出自己對李密的看法。
“玄成啊!李密當謀士是很不錯的,但是如果他不甘成為謀士……那他必然會有大禍。君主和謀士不可混為一談。你得看清瓦崗寨是誰做主才行。”王通和聲說道。
他沒有勸說魏徵如何,因為他知道魏徵也是一個果決的人。
但凡果決之人,為人處世都稍顯固執,他們認定的事情是很難被改變的。
魏徵已經出師了,王通也不好強扭著要改變他的想法。
“老師認為瓦崗軍會敗?”聽王通如此說,魏徵吃了一驚,小聲的又問。
“這個我不好說。”王通搖了搖頭:“瓦崗軍究竟如何,這還需看李密如何做,翟讓如何選擇。他們有問鼎天下的機會,也有失去這個機會的可能。上天把機會放在他們的面前,他們能不能把握住,那要看他們自己了。”
“那……”魏徵還想說些什麼。
但王通開口打斷了他的話語:“玄成,你是大人了,有自己的想法,我不可能直接改變你的念頭。你可以按照你自己所想去做,但是……如果事不可為,你或許可以來南方找我。”
“南方?”魏徵一聽先有些憤懣和迷茫,但他很快壓下了這些,開始細細的思索,很快便想到一些事情,眼睛一亮:“老師認為丹陽鎮將軍也有機會?”
“呵呵,這還得看看!天下混沌,前路迷茫,大家都得多走走,多看看!別在一根樹上吊死。”王通哈哈一笑,旋即端茶送客。
“多謝老師教誨!”魏徵拱手,帶著些許迷茫和王通的一個建議離去了。他並沒有見著李欽,也不知道李欽是怎樣的人。現在的他只記得李密,只想為瓦崗軍添磚加瓦。
在魏徵離去後不久,太原王家的族叔王仲華又來了。他也是就此事詢問王通的。
王仲華的年紀比王通要大上十歲左右,滿頭銀髮,面容古拙,完全是一副德高望重的模樣。七老八十的他本該在家中含飴弄孫,並不該四處晃盪。只是他聽說王通想要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