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2 / 4)

小說:無限之斧攬萬千 作者:月寒

官對此很是不滿。他們和李欽打起了官司。

一番公文來往,文案官司甚至打到東都去了。最後皇帝下了命令:“當塗的事情就歸李欽算了,他是丹陽將軍,他愛在哪裡開府那是他的事情。”此時,離大軍解散還不足二月,皇帝心裡還記得李欽的功勞。他知道李欽是為國受傷,且也只有兩年的性命,自然對李欽這一點小小的任性顯得分外寬容。

裁決下達了,皇帝為了顯示對李欽的“恩寵”特地還從東都運送了一批物資送到當塗。物資裡包含了糧草、金銀、鑌鐵,還有一百美女和五百工匠。

皇帝認為李欽需要在這些,尤其在知道李欽還年輕,還沒有留下子嗣之後,他心裡也有讓李欽留下種子好為自己以後效力的打算。

畢竟,李欽能以區區二十之齡練到先天的境界,其所修功法絕對是了不得的。

皇帝不會直接向李欽索要他的功法,但他希望李欽能在這一年多兩年的時間裡,製造出更多的“小李欽”。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李欽的生命真的只有兩年,而且皇帝自己的女兒又實在太小,皇帝還真正會下令將公主賜婚給李欽。

總之,東都的裁決和皇帝的賞賜經由大運河的承載來到丹陽郡諸人面前的時候,丹陽郡的官員都不由自主的閉上了嘴巴。

所有混官場的人都知道,官場上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如何,而是你在整個官場中的人際關係,以及皇帝本身對你的信任與否。

皇帝才是所有官員的總頭目,是手握他們身家性命的存在。一言落地,一言昇天,他們的命運前途,完全寄予皇帝一身。

既然皇帝都作出了這樣的表示,那在這些還想在廣場裡廝混,偏生有沒有和皇帝扳腕子的勢力做後臺的人自然只能遵從了。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和門閥勢力林立的北方不同,江南陳地,尤其是長江下游的蘇杭一帶,卻是當年皇帝自己帶兵打下來並坐鎮數年的根據地。這是楊廣的基本盤,也是眼下楊廣認為最能令他安心的所在。

幾年後,北方徹底的亂成一鍋粥,皇帝覺得不安,向南巡遊江都,將這裡作為了他的大本營。

丹陽離江都並不遠,中間只隔了一條大江。

丹陽郡的文官們,不再鬧騰,武官們則由此分作兩派:一部分有些後臺的就藉口要防守江寧拱衛江都,不去當塗和李欽鬧騰;而另一部分無後臺,無背景的人,則往西心不甘情不願的加入李欽的麾下。

對於這些西來武將,李欽又將其分化對待:有上進心,有能力的人將其納入自己的軍中,讓從相對較低的官職做起,漸漸歸入自己的掌控;而另外一些,沒能力,年紀又大,又不太願意聽命的人,李欽則給了一些虛銜,讓他們在自己的軍鎮之中佔了一個位置,算是將他們榮養起來。

其間也有人想和李欽鬧騰。可他們沒後臺,沒實力,連武功、官職也不比不上李欽,又哪裡是李欽的對手?

一番爭鬥,一番碾壓,或收買,或威脅,或刺殺,李欽終於在大業十一年春節之前,將當塗縣徹底的化為自己的地盤。

而在收攏地盤的同時,李欽對當塗的改變也開始了。

李欽沒有碰當塗城裡的種種,而是在當塗城之北,那形如馬鞍的大山之下建城立鎮。他首先立起了十個巨大的穀倉,往裡面灌滿了糧食。

眼下是亂世,糧食是最重要的,只要糧就不愁沒人賣命。

其時,在於遼東和高麗人玩命的時候,化名蔡玟的蔡琰早李欽一步來到當塗為李欽打前站。她藉助李欽所給物資在,向山、馬鞍山之間買地建設山莊、書院,一邊與當地百姓打好關係,一邊則適當的傳播一些來自現代的知識竅門給他們。

蔡琰本就是大漢世家之女,昔日身為大儒的父親教導他的那些禮儀風度,早已刻在了她的心裡。

如此具有風範,有生得如此美麗,富有學識,蔡琰很快就在當塗之地有了不小的名聲。據說就連丹陽郡裡的某些慕色求愛之徒也紛紛西進,試圖和這麼一個美人打好關係。

當然,他們都沒有成功。

而李欽的南返,更是斷絕了他們心中的渴望。

“蔡玟的未婚夫!”對於他們來說丹陽鎮將軍李欽便是橫在他們面前的一座高山,而這座高山並不是他們這些連官職都沒有公子哥能夠逾越的。

自古丹陽多桀驁,自古丹陽出精兵。

雖然丹陽民風彪悍,修習武藝的江湖人也是不少,其間也有想要用強。可李欽畢竟還有先天級別的戰力,卻是將他們一一打服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