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2 / 4)

小說:無限之斧攬萬千 作者:月寒

探過他們。得到的情況是,不與我們接觸的命令乃是從獨尊堡發出。聽說在成都,獨尊堡已然在籌備什麼自保聯盟了。”

“自保聯盟?他們以為結成一個聯盟就能夠阻止的了朕麼?”李欽揚了揚眉頭。

“現在已經是十月了吧!”李欽突然提起日期。

“是的!”虛行之點頭。

“十月,天涼了。農活也結束了……”李欽淡淡的說道,提出了一個辦法:“如果我們組織夷陵到宜昌一帶的百姓修路。你說能不能在四個月之內,將這一段地區的道路鋪好。朕是說,從用水泥來鋪路,也不用多高的規格,只需一丈寬,兩寸厚即可……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那我們物資軍械就能運送到宜昌,這對我們進軍巴蜀是很有好處的。”

“如果是用錢糧支付的話,我想應該沒問題。只要我們出得起價格……”虛行之思索的點了點頭。

“糧食絕對不是問題。只要他們肯做,我就能夠提供給他們所需要的糧食。”李欽微笑的說道:“水泥,竹條,鋼筋,石塊,砂礫……用這些東西組成的路面,應該足夠我們輜重大車透過了。”

“可以試試!如果我們能夠按時完成的話。那我們完全可以做到一邊進兵,一邊修路。”虛行之輕輕的點頭。

“那樣會慢很多,比我們想象的。”岑文字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沒什麼,慢就慢一點。如果李唐想趁機插手巴蜀的話,朕不介意在成都城下和他來一次決戰。”李欽淡淡的說道:“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我們已經緩過一口氣來。等到我們發動巴蜀攻略的時候,一切都會不同的。”

他的話語很平靜,但平靜之中帶著從容的自信。

“這……”岑文字遲疑的想了想,最終還是認可的點了點頭:“陛下所言甚是。”

作為大吳帝國的高層,他清楚的知道在第二代火槍,也就是槓桿式步槍已經完全定型生產的現在,僅以當塗一地的軍工廠來說,一個月便能生產火槍四千杆這還只是軍工廠現有的產量。而在當塗,在襄陽,在江陵,軍工廠的建設與擴建都已經逐漸接近於尾聲,估計下個月就能全面投產。到那時槓桿式火槍的月產量將達到六千杆的規模。

一個月武裝一個神機鎮,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從十一月開始一個月就能有六千杆火槍入列,那麼等到軍隊正式攻略巴蜀的二月,四個月的時間,足夠李欽軍配備兩萬四千杆槓桿式。

而一旦將這兩萬四千杆火槍分發下去,交到熟練計程車兵手中,李欽估摸著以這樣的兵力配合足夠的火炮,或許就能打到成都城下了。

“時間……只要再有兩三個月就好了。”大家都這麼想著。

想歸想,做還是要做。李欽這邊的野望很好,但能不能實現卻不是由他決定的。李欽這邊能夠做到的只是按部就班的進行,我行我素的進行自己的準備工作了。

於是,興統元年十一月初三,大吳募集民工修路的榜文下到了地方,隨著一艘艘航船將築路所需的鋼筋、水泥運到夷陵。整個夷陵郡頓時沸騰起來。

十一月已是貓冬的寒冷季節,但為了李欽提供的每日三斤的糧食,還是有大把的人們願意在這樣寒冷的季節出門幹活。

冰冷刺骨的寒風擋不住他們的熱情。不過兩下三下,人們便已經熱切到額頭冒汗,只有脫光膀子才能散熱的地步。

修路,不單單是為了李欽的進軍,也是為了他們自己與外界的聯絡。

“想要富,先修路!”這一點在這個時代雖然沒有人做出總結,但其中的關鍵大夥依舊有朦朧的印象。

是以,工程的進展比李欽所現的要快上許多。不過到了十二月底,也就是接近年關的時候,從夷陵到宜昌的這三百里水泥小路便已經在十萬百姓的勞作下完成了。

而隨著這一段道路的築成,李欽軍的物資也源源不斷的從夷陵轉移到了宜昌。

大軍在宜昌集結。

到了正月二十,小小的宜昌縣附近已經雲集了吳軍的五萬兵馬。

這五萬包含神機鎮的六個,騎兵鎮的一個,車兵鎮一個,炮兵鎮兩個在建立帝國之後,李欽將自己的軍隊重新進行的整合,明確規定了一個鎮的兵馬就是五千人。

而隨著十鎮兵馬的集結,各項物資的調配,各路將領官員的抵達,無論李欽的動作再怎麼隱秘,到了這一刻,他想要西進巴蜀的訊息已然向四周傳播開來。

巴蜀眾人不由得人心惶惶,他們本以為自己可以安守南中靜看天下一統,而擇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