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下的,個個都不好擺平。
奈何戚夫人哭泣不止,劉邦對她的撒嬌弄痴毫無抵抗力,無奈之下又想到戚夫人所說也不是沒有道理。
劉邦想著又不是要將自己的兒子們給殺死,不過是讓他們只享受富貴的生活而不許他們掌握權力罷了。
也正好可以看看那些異姓王作何反應,如果有心懷不軌的,正好趁機除去。
劉邦很快就下旨將自己的幾個兒子封國內的土地、百姓仍然是國家的,不許諸侯王養私兵,這無疑大大削弱了諸侯王的權力。
然而,劉邦的兒子中,除了那個寡婦生的劉肥已經就藩了,其他兒子都還小,並沒有反抗的能力。劉肥又畏懼劉邦,也沒有什麼動作。
這下可是捅了馬蜂窩了,雖然劉邦的旨意沒有涉及到異姓王,誰知道哪天劉邦心血來潮會將異姓王的封國也給削弱?
有道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於是相繼有數位異姓王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謀反。
這些異姓王都不是吃乾飯的,所率領的隊伍也是隨著他們南征北戰的軍士,戰鬥力不是一般的強,所過之地望風披靡。
朝廷得到訊息之時,謀反的隊伍都開進了幾百裡地了。
劉邦大怒,心想,朕還活著呢,你們就敢亂來,要是朕死了,留下戚夫人和劉如意母子兩個,你們還不要生吃了他們?很快就決定集合軍隊平叛。
轉念一想,自己正愁沒有藉口廢掉劉盈。若是讓劉盈帶兵去平叛,叛軍經驗豐富、劉盈又沒有經驗和軍中威望,只怕劉盈未必會有活路。
到時候自己再親自坐鎮指揮,沒了劉盈,正好可以扶持劉如意上位。
這麼一想,劉邦便藉口自己身體不好,太子理應為自己分憂,要求劉盈領兵出戰。簡直就是明擺著要劉盈前去送死。
林安安和呂雉哪裡會不明白劉邦的心思,心中暗恨劉邦對劉盈毫無父子情誼,為了給劉如意鋪平道路居然連國家大事都能夠拿來當棋子。
林安安推辭自己愚笨不肯去。
呂雉也聯絡了重臣上書,說太子無軍功,而謀反的異姓王侯卻是追隨皇帝起兵的天下猛將,善於用兵,況且軍中不論是將領還是軍士都是皇帝的故舊。若是讓太子統帥他們,無異於羊入狼口,如果謀反的人知道是太子出戰,肯定會士氣大振,到時候若有不測恐生事端。
又指使人對戚夫人說太子聰慧,又是皇帝的嫡子,是天下正統,若是太子藉著統兵平叛的機會籠絡住了軍中將領,只會給太子增加人望和分量,將會對劉如意不利。
戚夫人一聽,還真是這麼一個理,劉邦就是馬上得到的天下,若是太子趁機有些什麼舉動,日後可有自己的苦頭吃,急忙勸說劉邦打消這個念頭。
劉邦只得率兵親征。
百姓都渴望太平,謀反自然不得民心,劉邦終究還是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然而刀劍無眼,可不管劉邦是不是天子,照樣往他身上扎,某次戰鬥中,劉邦身中流矢。
呂雉到底是他的結髮妻子,得到訊息趕緊尋了一位擅長醫療此類傷病的大夫給送到了軍前。
可惜劉邦不領情,反倒懷疑呂雉是要藉機謀害自己,拒絕了大夫的醫治。
這可將呂雉給氣壞了,索性不管了。
劉邦的身體自此之後每況愈下,不久之後就死在了長樂宮。
國不可一日無君,作為劉邦立下的太子,林安安很快就在群臣的擁戴下即位,並尊奉呂雉為太后。
戚夫人和劉如意自然不甘心就此與帝位擦肩而過,屢次在劉邦靈前製造事端,林安安隱忍不發。
群臣都不是瞎子,如何看不出新帝這是不好在先帝屍骨未寒的時候就處置了他的愛姬愛子?
很快就有人翻出了異姓王謀反之時打出的旗號,說先帝之死皆是戚夫人所害,若非其攛掇先帝削弱封國,未必會有這等禍事。
又有人抨擊戚夫人和劉如意無視禮法,穿戴住用等違制,早有不臣之心。
劉恆的腿斷了,完全沒了希望,薄姬明知是戚夫人和劉如意所為,卻無法為兒子討回公道,心中如何不恨?
她心知呂雉和新帝痛恨戚夫人母子,只是不好明說。心想不如將現成的把柄送到呂雉和新帝手中,既能夠除掉戚夫人母子為劉恆報仇,又能夠在新帝面前立下一功,叫新帝記得自己的好處,將來也好謀取利益。
於是薄姬迅速出首告發戚夫人和劉如意殘害先帝之子。
後宮之中皆是捧高踩低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