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1 / 4)

小說:錄仙簿 作者:月寒

,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明《閩書》載:遵巖,在左巖峰頂偏東,僧可遵所構,其地巨石偃亙,週數百武,名百丈坪,可遵建三石塔焉。可遵,俗姓徐,南安人,微髭碧眼,狀如胡僧,而精修無憊,得施利,則縷經懺,繕橋道,構殿藏。朝散黃元功母病,夢人告曰:“得巖主供之,愈。”元功延可遵,母愈也。明《八閩通志》載:上有百丈石。山陰有梵剎四區,峻峰迭獻,寓目登眺,如在天上。郡人多遊焉。《泉州府志》載:遵巖,僧可遵居此故名,其地週數百武,巨石偃亙平如砥,又名百丈坪,可遵建三石塔,今圯。中有巨人跡,明王慎中讀書巖中。《泉州府志》慎蒙記:山在棠陰裡,一名齊雲山,廣四十里,郡之鎮山也。……而清源洞尤其大而奇者。洞有二,上洞名純陽,在山之巔,……。下洞一名紫澤,……。上有巨石,方百餘丈,有梵剎四區,適當其陰,而峻峰疊獻,寓目登眺,若置身青雲之上。外則大海環繞,一望茫然。天氣清明,則所謂日本、琉球皆可指見。真天下奇觀也。《清源山古詩集》清代蘇大山吟遵巖詩一:高坪百丈晚來登,古木西風感不勝。大乘佛參唐賈島,瓣香人式宋廬陵。科名早歲驚先達,文字當年許中興。寂寞巖光山色裡,頹垣遠在白雲層。

編輯本段清源天湖

為再現泉山的歷史風韻,增添清源山風景名勝區水景資源景觀,1993年市政府決定在主景區山海大觀意境區內的清源山上第一名泉——虎乳泉下方的紫澤洞天谷地建設清源山蓄水工程——清源天湖。清源天湖大壩壩頂海拔368米,為雙曲石拱壩,壩高3o米,壩頂長14o米,寬2。8米,總庫容11。5萬立方米,最大水面12ooo平方米。工程於1994年1o月動工,1996年6月建成蓄水。為迎接1998年12月在泉州舉行的中國中國旅遊交易會,市政府撥出專款,完善湖區的旅遊娛樂,休閒設施,其中環湖步遊道,虎乳茶莊,垂釣臺,喜雨軒及配套設施已於2ooo年1月竣工。清源天湖既是蓄水工程,更是景觀工程。大壩雄偉壯觀,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藍天白雲,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遊人在此品茗觀景,垂釣休閒,自得其樂。

瑞像巖明代石室瑞像巖是清源山風景名勝區“幽谷梵音”意境區內的主要景點之一。1961年5月公佈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矗立在天柱峰上的瑞像岩石室,建立於宋元祜二年(公元1o87年),初為木構,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改為仿木石構建築。石室內的宋代石雕釋迦瑞像,以天然崖璧雕鑿而成,高4。62米,寬2米,作立狀。佛像莊嚴大方,端莊慈祥,雕工精湛,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和佛教石雕藝術的瑞像巖明代石室

重要實物資料。石室左側有明威將軍泉州衛指揮僉事李瀚所書的“重興瑞像巖記”石刻碑文一方,記載了宋,明修建設和重修像巖的經過。與天柱對峙的羅漢峰,怪石嶙峋,千姿百態,猶如一尊尊威武的羅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構成"五百羅漢"朝釋迦的神奇景觀。穿過石室左側的崖洞,豁然開闊,只見三塊巨石恰似三條大蟒蛇,伸頭出洞,故謂“三蟒出洞”。古時在山崖的平臺處,建有“望州亭”,可俯瞰古城勝景。崖璧上顯眼的“忘歸”石刻二字,道出瞭如此美妙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使人流連忘返。g

'奉獻'

………【廬山】………

中國江西省北部名山,位於九江縣以南,星子縣以西。它是世界級名山'1'。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o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聳峙於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鄱陽湖畔。自東北向西南延伸約25公里,寬約15公里。東西兩側為大斷裂,山體多峭壁懸崖,相對高度1;2oo~1;4oo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時為中國佛教中心之一。6~8世紀又為道家、詩人、學者駐地,寺廟道觀遍佈。勝蹟有白鹿洞、仙人洞、三疊泉、含鄱口等。山地夏季涼爽,7月平均氣溫21。9c,為著名避暑地。江湖水氣鬱結,雲海瀰漫,年平均霧日19o天,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稱。山中牯嶺,又名牯牛嶺,以有大塊岩石狀如牯牛得名,海拔1;o56米。清光緒年間先後為英、法、美等國強行租佔。1935年始收回。現興建療養院、休養所等多處。廬山植物園因有地形屏障,亞熱帶、南亞熱帶植物在此馴化生長良好。2oo9年,廬山植物園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早的亞熱帶山地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