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棍二十!”
帳中諸將俱都不言語,這些人都是西北軍大將,自然是維護韓漠的,韓滄出言不遜,傲性已顯,這群人與他沒有什麼交情,自然不會為他求情。
韓玄齡卻知道這一對堂兄弟之間的嫌隙出現,如今大戰之時,他也要全力維護韓漠的威信,知道此事會讓韓漠為難,所以主動出頭,令人棍責韓滄,一來是要維護韓漠的威望,另一個原因,實際上還是要警醒韓滄,提醒他這可不是在自家府中可以兄弟鬧彆扭。
這種時候,要的就是全軍上下團結一心,令行禁止,絕不能有特殊人物存在。
韓玄齡本就是東海鎮撫軍總督,那是很早起就開始帶兵,自然知道軍法的無情,更知道軍威的重要性。
當即便有從帳外便進來兩名甲冑武士,韓滄冷然一笑,淡淡道:“只是二十軍棍嗎?我還當要砍了我腦袋呢!”恨恨看了韓漠一眼,竟也是極痛快地出帳接受軍棍。
等韓滄出去,韓漠才令眾將坐下,依然帶著微笑道:“諸位,南陽關、亭水關以及惡陽嶺,我們都是留有軍隊駐守,此三處乃是我軍糧道之關鍵,以目前看來,這三處應該沒有其他勢力能對它們造成威脅。所以我軍糧道還是比較安全的。”頓了頓,肅然道:“本將圍點打援,消耗魏人,對我國也確實是一個考驗。但是諸位不必擔心,我大燕多年以來,一直都是養精蓄銳,這次朝廷既然下令出兵,那就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後勤補給也一定不會出現問題……!”
“大將軍妙計,亦是為我軍弟兄性命考慮,我等代全軍將士感激大將軍。”夏侯德肅然道。
其他諸將亦都是點頭稱是。
韓漠並不準備強攻京都城,而是準備打消耗戰,這實際上就是以國力相拼,而這一計,或許會讓不明白真相的人們怪責韓漠懦弱不前,但是卻也可以讓燕軍計程車兵儘可能少地死在攻堅戰之中。
自古至今,攻城之戰的損傷是最為嚴重,更何況是京都這樣的龐大堅城,而且京都城外部署數道防禦工事,真要強攻,死傷必定慘重無比。
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個道理古今同理,但是韓漠的意識之中,還是對人的性命抱有極大的尊重,他將心比心,自己在陷入絕境面臨死亡之時,總是季度低思念著家人,想著還有一大幫子家人等著自己歸去。
他如此,這燕軍數萬大軍,又有哪一個不是如此。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誰無親人,誰在故鄉沒有親人牽掛?
韓漠或許在某些事情上會表現得很冷酷,但是他卻畢竟不是一個嗜血之人,他自然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更知道那句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名言,可是如果只需要一萬條性命就能夠達成目的,他就絕不願意出現第一萬零一具屍首。
諸將明白,韓漠圍而不攻,自然會造成本方糧草後勤的大批消耗,恐怕是要面臨著朝廷方面的壓力。
實際上韓滄方才所言,卻也不失全無道理,一旦進入僵持階段,固然會消耗京都城的屯糧,卻也對燕國形成更為嚴重的消耗。
燕軍除了沿途留守的軍隊,來至魏國腹地的兵力有九萬之眾,更有一萬匹戰馬,如此龐大的軍隊,每日裡的消耗也確實不小。
雖然燕軍如今糧草充足,但是一旦打起消耗戰,也架不住每日裡大批的消耗,軍不可無糧,在這場戰事沒有結束之前,燕國國內只能加緊籌糧,連續不斷往前方運送糧草,以保證燕軍不會因為斷糧而出現危機。但是從燕國國內運糧至魏國腹地,道路近千里,長路漫漫,動用的人力物力將是極其龐大的數目,正如韓滄所言,朝廷發出二十萬石糧食,能夠送到前線的,絕不會超過十萬石,沿途的消耗,也將是一個極大的數目。
這也就是韓漠所說的,用燕國的國力,來消耗魏國的國力,拖的魏國疲軟不堪。
……
“能夠儘可能地減少我軍傷亡,固然是幸事,但是本將亦還是另有考慮。”韓漠聲音低緩,掃視諸將一眼,緩緩道:“諸位莫忘記,咱們前方固然有一頭狼,可是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另一條狼!”
諸將互相看了看,韓玄齡已經肅然道:“不錯,慶國!”
眾將立時釋然。
今日之盟友,他朝定是勁敵。
“諸位當知,魏慶與我大燕三國,論國力,北慶是當之無愧地首屈一指。北慶十一郡,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富饒無比,若是他們有一個好皇帝,勵精圖治,必是國力強盛。”韓漠緩緩道:“但是今時今日,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