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達魯花赤博敦帶著保護大都城的兵馬趕到,遙遙地堵住了附近街道。王著、秦長卿、高和尚等人大喜,趕緊上前,將聖旨內容又重複了一遍。敦促博敦調一、兩門新造的火炮來,轟塌阿合馬府城牆。
“博敦大人,我等奉聖旨在此為國除奸,請大人以國事為重,莫念私交!”樞密副使張易鄭重地叮囑道。博敦是負責大都城防的主要將領,素來與阿合馬往來密切,如果這個時候他不識大局,恐怕又是一番麻煩。
“知道了,把聖旨給我看看。請太子出來,安撫一下將士們!”博敦不動聲色地回答。他是剛剛從銀庫趕過來的,阿合馬腦漿崩裂的樣子,看起來非常慘。一些不法之徒,也趁機糾集起來,亂哄哄地從銀庫裡向外搶庫銀。而太子和他的侍衛們卻只顧將阿合馬的親信斬草除根,根本不理睬銀庫的混亂。
博敦命人殺散了搶劫庫銀的暴徒,重新封閉了銀庫。然後才帶領部下匆匆趕到了阿合馬家附近。
“奉天承運…。”真金在秦長卿等人的簌擁下,從人群中走了出來。高舉聖旨,讀到。
就在此時,變故突生。跟在博敦身後的尚書張九思指著太子高聲喊道:“假的,他不是太子。太子是假的,聖旨也是假的!”
博敦微微一楞,立刻縱馬衝了上去。留守司兵馬見主將動手,跟著殺將過來。張易、顏義等人弄不清楚到底誰的話正確,一時慌了手腳,任由博敦帶人將己方所部鐵甲衝散,殺到真金面前。
“太子”見博敦殺到,丟下聖旨,轉身就逃。被兩個騎兵夾住,直接揪下馬來。袍服、金冠一去,立刻現了原型,哪裡是太子,分明是真金身邊的一個小太監而已。
張易自知上了當,長嘆一聲,放下了寶刀。跟在他身邊的鐵甲兵已經砍殺了半夜,本來就筋疲力盡,見主帥棄械投降,紛紛效仿,轉眼間被留守司兵馬團團包圍起來,失去了抵抗能力。
一時間,形勢急轉直下。阿合馬長子忽辛帶著家丁們衝出府門,衝著假太子的部下亂砍。秦長卿、張易、顏義等人在亂中被人所殺,高和尚轉身欲逃,被冷箭射殺於街角。
王著持銅錘連殺十數人,力盡,被人剁成了肉醬。
又鬧了半個時辰,忽辛依然不願罷手。博敦卻收攏了兵馬,將他和穆罕默德等人圍了起來。
“博敦大人,你這是何意?”忽辛抹著臉上的淚哭喊道。
自己的父親死了,而兇手卻是個假太子。幕後真兇永遠都無法找到,這口氣,忽辛實在咽不下去。所以,不把張易帶來的人殺完,勢不甘休。
“太子是假的,但聖旨卻未必有假!”博敦搖頭長嘆幾聲,用長槍指著忽辛說道:“你已經親手殺了害死你父親的仇人,現在棄械投降吧,我可以保你不流血而死。剛才我已經派人佔領了你父親的府邸,陛下的真實聖旨,馬上就到!”
“什麼?”忽辛驚詫地問。接連的變故超過了他的思考能力,腦子裡如一鍋粥般,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博敦搖搖頭,不與這沒有頭腦的人理論。幾個力士一擁而上,將忽辛和穆罕默德等人撲到在地。阿府家丁還欲抵抗,被留守司兵馬一輪衝殺,砍翻大半,剩下的投河跳湖,奪路逃了。
正午,真太子真金,樞密副使孛羅領涿州兵馬進城。宣佈昨夜阿合馬聚眾叛亂,被留守司達魯花赤博敦帶兵鎮壓。
官府告示上說道:阿合馬帶領叛亂者襲擊了銀庫,導致十於萬錠庫銀丟失。怯薛秦長卿、益州千戶王著、樞密副使張易、禁軍指揮使顏義等人為保護銀庫,以身殉國。
博敦有平叛大功,本人與麾下將領皆升三級,分派到他處重用。
至於事實到底怎樣,需要怎樣塗抹才能將當晚的真相抹殺掉,那是史官的職責,忽必烈父子懶得操心。
五天後,忽必烈的聖旨送達大都,如太子所請,升賞一干立場堅定的官員。下令將忽辛絞殺於市,阿合馬全家其餘男子皆押到郊外腰斬,府中未來得急逃走的家丁三百六十餘人,阿合馬小妻五十餘人,侍妾四百餘人發到塞外苦寒之地為奴。
此案,共涉及到阿合馬的黨羽七百一十四人。忽必烈下令“並黜之,置黑薄以籍其名。”在太子金真的主持下,新任戶部尚書盧世榮帶人抄沒了阿合馬的家產,在各地共得金銀十二倉,摺合現銀六百餘萬兩。糧食五十餘倉,莊園七十餘座。此外,還在大都附近阿合馬的一處莊園中,抄得發黴燒餅兩庫,計十萬餘隻。
參與抄家者百思不解,問守庫奴僕燒餅何用。答曰:“大人曾雲,年少時捱餓,全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