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1 / 4)

小說:指南錄 作者:雙曲線

六月十二日,北元兩浙大都督范文虎回師反撲臨安,方勝棄城,去錢塘,據江而守。范文虎不知是計,揮軍尾隨。追至江岸,雙方對壘。文虎以數重方陣相迫,海上忽來鉅艦十餘艘,宋將杜滸以鉅艦大炮轟范文虎之軍。新附軍悴不及防,被當場炸死近萬人,人馬相踏,狼狽而逃。范文虎不得已,退回臨安,欲憑城再戰。方勝與杜滸陳兵錢塘,不攻,亦不退。范文虎只得重兵沿臨安佈防,無力北救。是以,浙北事態愈發不可收拾。

六月二十日,張唐以五萬人馬攻入平江府(蘇州),將北元官吏斬殺乾淨,散府庫後,殺奔常熟。

六月二十五日,張唐攻克常熟,散府庫,然後在福山口登船,沿江進攻江陰。

北元江**師倉卒應戰,與方馗所率海盜博於大江,全軍盡沒。

七月一日,江陰要塞被張唐與方馗聯手攻克,二人威震兩浙。將所獲武器輜重皆分於民軍後,登船入海而去。

各地民軍自此勢大,攻州掠縣,把浙東捅成了一團蜂窩。范文虎聞破虜軍去,大喜,分兵收復失地,將令剛出,七月十日,破虜軍水師再出錢塘,以輕車載重炮來攻臨安,各地義軍蜂擁而來。臨安城外,甲兵十萬,戰旗如林。范文虎出戰不勝,棄城而走。撤軍途中聞訊,在六月二十九日,破虜軍悍將李興與蕭明哲帶領兩標人馬出壽寧,殺向處州。沿途新附軍敵擋不住,已經潰逃。

“天亡我也,文虎大叫一聲,跌於馬下!”此後以病拒戰。

各地告急的信雪片一樣,飛向江西,飛向大都。

第三章 雲動 (六)

“一群廢物!”忽必烈抓起告急文書,揉做一團,氣哼哼扔到了猩紅色的地毯上。

御書房裡靜得連根針落地的聲音都能聽見聲音,呼圖特穆兒,伊實特穆爾,伊徹察喇、薩里曼、阿合馬等幾個親信大臣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多說一句話。就連忽必烈一向寵愛的弄臣馬可·波羅,也垂下眼皮,大氣不敢出了。

大汗正在火頭上,而右丞相伯顏伯顏巡視西北未歸,左丞相董文柄病重,兩個肱骨之臣皆不在身邊。忽必烈的廢物之語,雖然是在罵兩浙大都督范文虎,聽起來卻更像罵大家了。

也難怪忽必烈如此生氣,諸臣誰也沒想到,文天祥居然在五十萬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敢出兵直搗兩浙。而在南宋太后投降時,為防止各地百姓反抗,伯顏曾命令新附軍將兩浙各地大小城市的城牆皆行拆除,即便是臨安這種都城,也削減到不足七尺,這種高度,防範一般盜匪都捉襟見肘,更何況對付擁有火炮的破虜軍了。

而大元辛苦積累起來的水軍,為掠奪白銀遠攻日本,遇上颶風,片板為回。(歷史上,北元曾經兩度攻日。這是第一次)江浙一代,有海無防,有城無牆。被張唐奮力一捅,處處都是窟窿。

是以,無論各地官員對大元朝忠心與否,在破虜軍的火炮面前,根本沒有能支撐到三天以上的城市。張唐帶領著萬餘人馬,採用只攻不守的策略,大約在兩個月內,橫掃了兩浙各地。兩浙的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來,紛紛懇求北元朝廷增派援兵。可這時刻,援兵到哪裡找去?

最可恨的是范文虎,帶領十萬新附軍回兵救臨安,才入城不到半個月,又被人打了出去。如果說第一次臨安失守,是由於破虜軍出其不意。第二次失守,卻不得不說,是破虜軍自身實力,已經遠遠超出新附軍許多了。

臨安城在南人眼中,代表者國家。當年許多曾經奮力抗爭的南朝武將之所以選擇了投降北元,,就是因為臨安丟了,他們的朝廷沒了,再繼續戰鬥下去,已經沒有意義。而現在臨安被大宋收復了,並且一次以奇襲方式收復,一次堂堂正正的打了下來。“大宋國運尚在!”臨安的兩度易手,無疑明確地告訴各地豪傑這樣一個訊息。

那些忽必烈還沒騰出手來收拾安撫者,那些在滅宋之初,忽必烈答應他們領兵守家者,肯定有相當一部分人會趁機與破虜軍勾結。而一旦這種勢頭愈演愈烈下去,整個江南局勢,可能就不可收拾。

“陛下莫要懊惱,依臣只見,破虜軍在兩浙不過是小打小鬧,並不足慮!”沉思了一會耳,平章政事呼圖特穆爾想起了伯顏臨行前相托之語,穩住心神,低聲勸解道。

“哦,小打小鬧。不知特穆爾自何得出如此結論啊。小打小鬧就毀了朕的兩浙,大打打鬧,他要怎麼鬧啊,難道以水師在大都東南登陸不成?”忽必烈用純白的眼球看了呼圖特穆爾一眼,沒給他一句好話。他是個直率而坦誠的皇帝,喜怒皆形於色。尊重有能力有膽識的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