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2 / 4)

小說:指南錄 作者:雙曲線

預料。所以能留一些秘密,就保留一些。至於將來怎麼樣,取決於朝廷,不取決於我們!”

“嗯!我等願意永遠追隨丞相!”蕭資後退幾步,看著文天祥的眼睛,鄭重承諾。這句話他早就想說,但一直沒找到時機。

朝廷算什麼,如果朝廷不能負擔起應負的責任,破虜軍就應該走向獨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跟著文丞相走下去,大夥將來的成就,肯定比跟著前途未卜的朝廷好。

“眼下,趕走蒙古人是第一要務。等將蒙古人驅逐後,我希望,咱們在廢墟上建立的,是一個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國家,而不是重複秦漢以來的興衰更迭!”文天祥笑著拍了拍蕭資的肩膀,轉身,拉開門,走出了巖洞。

將來的中國,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那還是很長遠的事。眼下,需要的是把第一步邁好,把基礎打實。如果大部分國人透過這次劫難,能翻然醒悟,理解文忠記憶中那些民權與契約理念。縱使將來有人想重複那套君君臣臣的奴役模式,也會被百姓拉下馬。如果經歷劫難後的百姓,依然喜歡下拜,喜歡讓明君與清官來左右他們的命運,以自己,以現在的破虜軍眾人,未必能真的改變什麼。

文忠記憶中那些軍閥,掌握的武器和知識遠遠超過了自己和眼前這些人。但那些軍閥的作為,比大宋皇朝卻高明不到拿去。在仁愛和包容方面,反而遠遠不及。

自己、陸秀夫、鄒鳳叔、張世傑這些人,終將成為過去。而新的時代,將由蕭資、劉子俊,還有今天隨陸秀夫前來的這些年青人來創造。

歷史因文忠的靈魂到來而已經改變,但變向何方,還是個未知。

第一章 對峙 (三)

一行官吏,小心翼翼地捧著裝著玻璃器皿的竹盒子,走下了山。此番科學院之行收穫頗豐,每個人都興高采烈。

除了陸秀夫,這位大宋丞相空著雙手走在隊伍最後,清瘦的影子被斜陽掛在山路邊,與前面興奮的人群和身邊悠然自得的文天祥格格不入,失失落落的,顯得分外孤獨。

臨來福建之前,陸秀夫大人本來豪情萬丈的準備說服文天祥和他手下將領,重歸“正途。”怎料“學習期”即將結束了,非但沒將文天祥的屬下拉過來一個,反而自己帶來的人,不知不覺間被破虜軍所吸引。陸秀夫知道,如果此刻文天祥出言挽留自己帶來這群工部官吏,估計有一半人會選擇留下來。

那不僅僅是出於大義,或者文天祥和個人魅力所感召,而是希望,在這裡,能更清晰地感到國家的希望所在。

“文相,如我欲在工部重設百工坊,如此間科學院,不知幾時可成?”強壓住心頭的感慨,陸秀夫低聲向文天祥問道。

“從建立科學院,到初具規模,歷時一年半有餘。現在科學院不過是將海外各國,和我華夏原有之技藝發揚光大而已。若是等它真的能有所作為,沒有十年之功,恐怕難成!”文天祥據實答道。

成立科學院並非他一時心血來潮之舉。華夏屢屢遭受外族侵襲,每一次混亂,就有很多技藝流失。在儒學和外族入侵的雙重壓制下,文明發展的腳步越來越慢。一直到文忠那個時代,遠遠地落到了世界後面。而成立科學院,非但可以將文忠記憶中的內容,交給大夥整理、消化,而且能起到對前人智慧總結、繼承和延續的功效。

“如果我照搬呢,全部照搬你的科學院,文相氣度恢弘,必然不會對朝廷藏私!”陸秀夫不甘心地繼續追問。在大夥欣賞玻璃器皿時,文天祥曾經消失在溶洞深處一段時間。細心的陸秀夫知道破虜軍還有秘密沒拿出來示人,心頭暗生芥蒂。

“難,除非你照搬我的制度。光照搬工藝,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文天祥的話再次讓陸秀夫深受打擊。

大宋軍隊需要精良的武器提高作戰能力。但大宋的命運卻並非一兩件新鮮發明能挽回。科學院裡的東西看似神秘,但文天祥自己知道,裡邊所有發明,包括玻璃製造和冶金技術,都是中華自古已有的東西。玻璃工藝在中國出現了已經上千年之久,灌鋼工藝出自南北朝。甚至被大夥視為秘密武器的破虜弓,也算不上劃時代產物,但大宋原有的黃華、黑漆和神臂弓,無論射程和威力,都絕對不比它差。

但是,玻璃製造也好,冶金技術也罷,千百年來,就沒有人想到把他規模化,精細化。玻璃出現了上千年,依然停留在琉璃製品的狀態。火葯出現了數百年,配比依然沒有大的進步。更慘的是弓箭製造技術,蒙古人大舉南下前,軍械監裡隨便拿出三把弓來,就有兩把不合格。本來身體瘦弱的宋人,拿著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