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山,山中有個洞,叫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一老神仙,人稱須菩提祖師。”
“在哪裡,在哪裡?”
“順著這條路,再走幾里也就到了,我們同去如何?”
“同去,同去!”
路上又遇一樵夫,經過確認,一人一猴,皆興奮的向著斜月三星洞而去。
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師學藝
山是仙山,只見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洞是好洞,山洞周圍,遍地都是奇花異草,靈芝仙果,鮮豔奪目,尤為奇觀。
山洞入口,大門緊閉,旁邊立一石碑,高約三丈,寬約八尺,上書十個大字,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一人一猴來到門前,猴子不敢敲門,張星可不客氣,上去咣噹咣噹的敲個不停,仿若來到朋友家似的。
幾個彈指間,有一小道士開門而出,他瞪著一人一猴,來回掃視,好奇的看個不停。
好一會兒,他才說道:“你這人真是的,來山上修道的,為什麼還帶只猴子?”
張星一聽,差點笑岔了氣,趕緊解釋道:“哈哈哈,小道士誤會了,這隻猴子,是我朋友,我倆來此拜師求道的。”
“小道士,有禮!”
孫悟空也雙手交叉,似拱手作揖,趕緊回道。
“猴子也來學道?那好吧,你們跟我進來。”
進的山洞,入得瓊樓,見到菩提,張星正打量菩提之際,猴子俯身便拜,磕頭不止,並口中大呼道:“師父,師父!弟子見禮,弟子見禮!”
“仙長,弟子有禮了。”
張星看著猴子那樣,他也趕緊躬身大禮道。
菩提老祖,是個慈眉善目,精神矍鑠的老者,他看著張星,雙眼精光不斷的閃爍,手指也在不停的變換,作掐訣狀,像是在算計著什麼。
“你是何人?來此何事?”
“弟子張星,為求仙問道而來,還請仙長收我為徒。”
半晌,菩提老祖也沒算出個所以然來,只知道張星是出生不久,福緣深厚,氣運綿長,來歷神秘莫測。
“張星,既然來了,就算有緣,也罷,你,暫且留下吧。”
“多謝仙長,弟子張星,感激不盡!”
接著,猴子被正式賜名孫悟空,張星也被喚作張悟星,從此之後,一人一猴,便在斜月三星洞定居下來。
時間荏苒,不知不覺中,已過了七個春秋。
七年來,一人一猴,打過雜,學過禮,習過字,焚過香,講過經,聽過道。
兩者也由開始的不熟悉,到無話不談,甚至形影不離,稱兄道弟。
這一日,閒暇之餘,兩者一邊吃著桃子,一邊聊著。
“大哥,咱們學道,何時才能像你說的,懸空飛行,騰雲駕霧?”
此時的孫悟空,一副憨厚可愛的小猴子模樣,誰會想到,幾年之後的他,會變成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猴子,齊天大聖!
“悟空,你急什麼?該來的總會來的,你著急也是無用。”
張星估算著時間,心裡想到,七年已過,時機也該到了。
“大哥說的是,可長生不老,真的可以嗎?”
“可以,肯定可以!”
“那師父為什麼,一直不教?師父他……。”
突然,一個洪亮的聲音,在這片天地間乍響,迴音四起。
“速來聽道,不得有誤!”
菩提召集所有弟子登壇講道,七年中,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張星不敢怠慢,拉著悟空匆匆而去。
此次不同以往,因為張星看到了他熟悉的一幕,這一幕,曾經在電視上看到不下十遍。
只見,孫悟空,他在一旁聽到菩提妙語連珠,不禁手舞足蹈。
菩提見他似有所悟,便問:“你自來我洞府已有七年,為師問你,你想要學習什麼道?”
悟空見時機已成熟,上前施禮道:“徒兒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只求長生不老之道,懇請師父成全。”
此言一出,菩提臉色一變,手持戒尺,躍下法壇,朝悟空頭上重重地打了三下,又命小道童關了窗戶、大門,背手而去。
而餘下眾人不知所措,皆對悟空怒目而視,數落之聲,此起彼伏。
少頃,人都走光了,張星見悟空手扶腦袋,目光炯炯的盯著菩提離去的方向,一動不動。
悟空的臉上沒有絲毫懊惱,眼睛反而越來越亮,張星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