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了這些百姓一個希望,他們就有了撐下去的動力——莫要小看了人的求生,以前大家覺得沒有什麼希望了,所以不少人乾脆就放棄了生存,如今要是看到能活,沒有人願意去死。
哪怕那修建的大通鋪小屋無法讓所有人都進去取暖,但只要能夠有機會進去,他們就能夠撐過最痛苦的那段時間。
更重要的是,有了這麼一個房子,所有人都有了事情做,他們每天都需要四處尋找柴火,這活動起來也比在四處漏風的家中乾坐來的強。
“總之,就是讓百姓有事情做,有個希望,並且讓他們親身體驗,只要自己付出努力了,那麼就能嚐到甜頭。久而久之,西北之地將重現繁榮盛世!”
荀攸對於皇帝的這番言論也很是贊同,實際上這些都是很簡單的道理,不過天子年歲不大也沒在外面生活過,竟然懂得這些,還真是不容易。
尤其是天子提出的這些建議,實際上應該都是基層的官吏需要考量的,沒料到皇帝居然能想到這些東西,荀攸不免側目多偷瞧了幾眼,好在劉軒並不介意臣子在自己面前過於隨意。
又與荀攸說了一陣,這民生的事情才算是有了個著落,最終定下的基調就是:挺過這個冬天,然後明天開春後立刻恢復農事,明年一整年的目標就是恢復西北地區的糧食出產,然後再考慮別的事情。
這樣以來的話,劉軒想要提升自己領地的技術水平的計劃又得往後推遲,但卻又不得不如此。
有了這麼個基調,荀攸就曉得自己的工作應該怎麼去做了,何況劉軒又提出了一些雜七雜八的建議,雖然聽著有點亂,但是整理整理,倒也不是不能用。
“對了,如今糧食充盈,陛下是不是該考慮考慮幣制的問題了?”
劉軒一聽,這才想起如今漢王朝的經濟體系早就崩潰,朝廷所鑄造的錢幣根本就無法流通,百姓們認可的是糧食,而稍微富貴的家族認可的也是一些貴重的珠寶和金銀。
想了想,盡然經濟都廢掉了,那乾脆就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吧。
“公達覺得,以金銀為貨幣如何?”
P。S:還債更新……還欠一章了,一定要在明天還清!
第8章桂宮
“金幣、銀幣以及銅幣,組成新的幣制體系!”
劉軒很乾脆的將以後非常流行的一個體系給搬了過來(各種遊戲中流行),並且原樣不變的定下了一金幣等於十銀幣,一銀幣等於一百銅幣的兌換比例。
荀攸對於這些東西的出處完全不知,所以他在聽了之後倒也不覺得有什麼古怪,甚至覺得這樣直白的體系反而更容易被廣大百姓所接受。
同時,將金幣定位為漢王朝的基本通行貨幣,銀幣和銅幣做為附屬的輔助貨幣,也能夠解決目前幣制崩潰的問題——金銀等貴重金屬被大族認同,而銅幣已經失去了購買力。所以用金幣的話,不用擔心這些大族不認可。
“那麼銅幣用現有的錢幣嗎?”荀攸考慮的僅僅是儘快將這套體系給推行出去,那麼利用起原本就存在的錢幣似乎是最方便的方法。
但是這個法子也有一點不妥,就是現有的貨幣已經被天下百姓所抗拒,他們已經不承認這些錢幣的購買能力了。
劉軒也大致知道這一點,所以他直接提出:“將所有銅幣都以糧食兌換回收進行重新鑄造,以後貨幣必須嚴格按照規格鑄造,不能有半點偷工減料……這事情本應與工部那邊一起處理,但工部現在……”
沒有繼續說下去,荀攸也知道目前的工部只能保證軍械的供應,至於鼓搗什麼技術創新……馬日磾明顯不是擅長此道之人。
原本九卿下面還有個將作寺,不過那個將作寺負責的事情基本都是維護皇宮、修理宮殿、種樹之類的事情,對於這技術的創新同樣不擅長。
劉軒提出了新的幣制,那麼就需要新的鑄造模具,還要制訂出合適的規格,這些都需要人才,荀攸現在頭疼的就是這一點。
不過這些事情本就應該讓這些臣子頭疼,劉軒只提出了個大致的概念就已經很不容易,真要他什麼都處理好了,還要這些文武做什麼?因此荀攸也沒有多問,只是徑直思量起應該怎麼做才能做到最好。
又與天子稟報了一下旁的事情,最後荀攸也就告辭離去。
劉軒也沒有留他,他知道荀攸這個戶部尚書回去後要處理的事情很多,而相比起來自己這隨便一句話就讓下面忙的團團轉的皇帝,在將未來一兩年朝廷的發展動向確定了個方向後,他反而輕鬆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