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往別的地方避難,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在這片土地上揮灑汗水——冒著很有可能被黃巾賊劫掠一空的風險。
那個時候,朝廷軍已經前來進駐,可惜這個時代,百姓對於朝廷的信心已經下降到了幾百年來的最低點,許多人並不認為朝廷兵馬的帶來能夠改變什麼,甚至於當曹操讓傳令兵一路宣揚著大捷的訊息去向皇帝稟報的時候,這些人還以為是官兵為了安撫他們散播的謠言。
而等到證實了這些都是真的的時候,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因此當劉軒進入兗州後,許多田地都那麼荒廢著。
“多好的田地……”
劉軒坐在馬上,慢慢的往前行著。
自打進入兗州,他就不急不躁的緩緩前行,一路上不停的觀察著兗州的情況,看到大片大片的田地在那荒廢,心中也覺得可惜。
“這般景象,想要恢復過來怕是起碼要浪費三年的時間!”
皇帝親征,即便劉軒不想搞出多大的聲勢,但這一次也有許多官員隨行,甚至六部都派了人,其中不乏六部尚書親自陪同——可以說目前這支隊伍就是一個移動的小朝廷,隨時隨地可以解決一應國家大事。
太傅袁隗自稱身體不好沒來——不過誰都知道他不來是為了避嫌、三公中本來屬意太尉楊彪隨行,但楊彪突然抱病,所以最終陪同而來的是司徒王允。
這一次開口說話的就是王允。
“三年……”
劉軒心中估mō了下,如今應該是一九三年,隨後的幾年裡應該沒有什麼大事,但那是原本歷史。
在自己這裡,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黃巾賊徹底拔出,然後積蓄力量準備與北面的袁紹大戰一場——結果也沒有什麼懸念,一統北方後就是順勢南下。
等取回了荊州後他是想順勢入川還是直下江東,那就看他的心情了。
若一切順利,十年內應該可以完成統一戰爭,更重要的是,這十年的時間足以讓他將這個王朝初步帶進修真文明的體系上去,然後等到王朝一統,就可以憑藉這個基礎不停的往上發展了。
“有朝堂諸公輔佐,也許用不到三年!”
如今戶部荀攸掌握了樹種技術,這些技術全部都是最最初期的陣法以及法術,以前還受限於無人配合,如今有了煉器司,只要分出一個小組專門配合荀攸,一年內恢復遼東基礎民生並不算難事。
更重要的是,劉軒現在有這個基礎——已經初步顯lù繁榮景象的雍州就是他最大的底氣——那怕兗州三年內不出一粒糧食,劉軒也可以讓兗州所有的勞動力進行基礎建設,然後依靠兗州的糧食輸血保證兗州的糧食需求。
這是底氣,也是他這些年在西北蹲著不出來憋出的成果。
“不過眼下還是得先將黃巾賊軍連根拔除,否則又這群反賊在旁虎視眈眈,兗州始終在其威脅下的話,根本無法恢復生產!”
王允的表情顯得很輕鬆,要是換在早幾個月前,他可不是這般模樣,還不是這些日子曹操的捷報一封接著一封,看那架勢大有一鼓作氣將黃巾賊軍直接滅掉的氣勢。
身為司徒的王允自然大為高興,對於這動搖朝廷根本的賊軍,他是巴不得早點剿滅乾淨,曹操打的這麼漂亮,他心中那點擔憂也就放了下來。
除此之外,黃巾賊軍如今佔據豫州以及徐州半數郡縣,若是曹操能夠順勢將這兩處奪回,朝廷的勢力就可以伸手進這兩個州中。
到時候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地區基本都被朝廷掌握,莫說幾乎成了無主之地的豫州,就算是有朝廷正式冊封的徐州,也完全可以藉著這個由頭收回朝廷手中。
那時候再加上西北兩州,朝廷重新佔據了中原地區,只要袁家識相一點,那麼漢王朝依舊是一副繁榮盛世,他王允將是中興之臣——哪怕只是佔了個虛名。
正說著話,突然有一名年輕人策馬到了近前,雖然被旁邊shì衛攔住,但劉軒身旁的曹苞回頭見到來人後,隨手一揮,那年輕人就來到了近前。
王允瞥了眼,發現是司馬家的那個二子,叫做司馬懿,雖然今年年紀還不大,卻早有名聲在外,他王允也有所耳聞。
只是不曉得天子怎麼也看重了這個年輕人,居然直接招進宮中安排了差事——只可惜是個荒唐差事,在什麼煉器司做事。
王允聽說那是專門給皇上做奇yín技巧之物的地方,他本來還想勸諫一番的,偏偏吏部尚書荀彧、戶部尚書荀攸甚至同為三公的太尉楊彪都不同意,而且一副神神秘秘的樣子好像是有什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