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史上第一暴君 作者:誰與爭瘋

初時他只當劉軒是京中才俊,許是某位大能之子,所以年紀輕輕才有這般能耐,可是隨後得知劉軒竟然是當今聖上之兄,梁王劉軒之後,心中就開始了算計。

再回想皇帝劉辯的模樣,心中暗道:“新帝無能,然其是太后所生,先帝嫡子!這一身份定然會叫許多老臣盡心輔佐,可若是這梁王……”

實際上董卓早就與自己手下頭號謀士李儒將這進京後的要做的事情給計算了一通,其中就包括廢立天子以彰顯自身權勢,震懾朝中諸公的想法。

一開始的時候,董卓和李儒屬意的是陳留王——陳留王年幼,最好掌控,同時陳留王也算庶出,又是幼子,按照如今的習俗,若陳留王登基,定然有許多老臣不滿,而偏偏這群老臣在朝中勢力極大,若老臣對皇帝不滿,那就是自己鑽空子掌握朝堂的絕佳契機。

可是他也聽聞陳留王自小體弱多病,雖然顯得有幾分聰慧,卻不見得比尋常人強到多少,自己想立其為君,卻沒有什麼合適的藉口。

如今看來,這梁王倒是不錯。

只觀這一路行事舉措,就知道這梁王頗有才能,那麼自己就有了立其為君的藉口,更重要的一點,梁王還是當今皇帝的兄長,這在禮法上也有話可說——廢長立幼,本就有違祖制,梁王身為長子,自當繼承大統,卻因為皇后與外戚干政,才使得二皇子繼位。

這番藉口拿出來,也能叫朝中原本勢力出現分裂,自己也更容易渾水摸魚,趁機增強自家勢力了。

至於劉軒有才能,若不肯老老實實的坐在皇位上,想要與自己對著幹這個可能,董卓思來想去,覺得只要自己掌控住京中兵馬大權,縱使劉軒再有能耐,又能鬧出多大動靜來?

“如今最要緊的,便是將大將軍何進以及其弟何苗所遺留兵馬掌控在手中!”

董卓一切計劃的好,卻不知道那邊劉軒也在暗中思量:“這等時節,若無兵馬在手根本就什麼也不是,得想辦法抓一支可用之軍!”

轉眼瞧了下身旁跟著的曹操,劉軒覺得這事情最後還得著落在這位身上。

P。S:翻滾求推薦票……

第18章京師諸軍

漢王朝自開國到如今,已有四百年,這四百年中漢王朝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情,連帶著漢王朝的軍隊編制也一次次的進行著變更。

當然,絕對不是什麼更加好的變化,而是越發的混亂以及複雜!

不提邊境的駐軍,只是身為王朝中心的京師,就有亂七八糟各有編制的軍馬數支。

最初漢王朝的京師設定南北兩軍,其中兩軍各有職責,還算是比較簡單明白,如南軍多為佩刀衛士,主要職責就是護衛皇親國戚以及巡視等,兵源也多來自各地服役的正卒。

北軍則是護衛京師,算是真正的主戰力量,同時京師周邊地區也都歸這一支兵馬護衛,因此無論戰力還是兵員數量都比較多。

同時,為了保證北軍的戰力和不會出現成為某人私兵的情況,兵卒來自各地並且時時更替,而且非常時期皇帝有權直接派自己信任的重臣掌控這支兵馬。

這算是漢王朝中央軍的最初雛形,若只是如此,劉軒想要掌控京城兵馬反而不需要想那麼多,只奔著北軍去就行了。

可武帝之時,北軍南軍各有增設變化。

南軍增設了期門軍——也就是後來的虎賁軍、羽林軍——初時稱建章營騎以及羽林孤兒三支正規軍編制,而且三支軍隊的地位都極高

其中,期門和羽林有護衛宮殿、隨侍皇帝以及差遣等職責,地位在京師諸多軍兵中算是最高的一個等級,在兵員挑選上也頗為嚴格,多是從北方諸多軍兵中善戰者挑選提拔。

而羽林孤兒較為特殊,這一支兵馬倒是有點像是後來的軍校,多是因戰陣亡的有功軍士之遺孤組成,然後進行系統的培養和訓練,等成年後再派遣到其它軍中去。

同時,南軍原本編制依舊存在,衛士依舊有護衛宮中皇親國戚以及巡視皇城等職責,兵員依舊是從各地正卒中抽調輪換。

北軍變化則更大,原本北軍被裁撤過一次,後來武帝時將編制復置,並增設北軍八校,為漢朝中央軍之主要戰力。

到了這個時候,漢王朝的中央軍兵已經繁雜混亂,其中甚至有職權近似重疊的情況,但因為掌控兵權者個人利益以及皇帝為了掌控兵權的想法,不但沒有進行裁撤,反而進一步的將中央軍往更混亂的方向推了一把。

北軍八校之後,又置中尉卒,負責維持京師治安,皇帝出巡之時也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