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一樁。
他知道,絕對不會是呂布害怕了,呂布如今正值盛年,自年少起就在戰爭中廝殺闖蕩出來,眼下自己和曹操兩個人根本不可能叫他覺得害怕——即便自己展現出了強橫的武力,呂布也不會害怕。
所以不可能是被武力逼迫下答應的,那麼就是自己提出的好處打動了他。
實際上也差不多,呂布一開始還頗為猶豫,覺得劉軒所言的董卓能給的,他也能給並沒有什麼。
畢竟董卓如今雖然名聲越來越壞,但依舊是大權在握的董相國,呂布所有所求,董卓一樣可以封賞下來,也許比天子還要痛快許多。
可仔細想想卻不是那麼回事,董卓如此霸道,他雖然只在董卓手下不久,但也知道不但滿朝諸公對其不滿,就連董卓帳下兵卒也不是都那麼滿意。
尤其是長期待在京城當中,一些兵卒也開始念家,可董卓的權勢就靠這些兵卒維持,自然不能放其歸去,同時董卓除了對自己封賞的很痛快外,一些追隨董卓許久的將領封賞反而很一般。
比如華雄,自董卓於西涼起家就追隨著,前些日還幫董卓攔住了天子,讓他有藉口帶兵進京,結果就因為被劉軒一刀重創,使得董卓這些日子對華雄並不怎麼器重——否則華雄也沒必要開口主動請戰,對抗關東諸侯了。
如今天子又要對付董卓,自己若繼續在董卓那裡,對自己真的就好嗎?
呂布雖然在一些事情上糊糊塗塗,但他卻知道在這世道上,若沒個好名聲根本就混不下去,在董卓這裡基本就不可能有什麼好名聲了,若董卓能夠長久的強橫下去也行,可是現在卻叫呂布看到了危機。
“既然如此,不若就此棄董卓而去?”
尤其是在看到了劉軒有那種玄妙手段之後,董卓越發覺得董卓沒什麼勝算——董卓想要對天子不利,就只能靠一些下作手段,比如毒酒之類的,但劉軒明顯不怕這些。
若董卓欲行刀兵之事,那是自絕於天下,天下諸侯必然立刻群起而攻之——那時候就不是關東諸侯這麼簡單了,弄不好董卓的後院也得起火。
這些人當然不是為了什麼誅殺逆賊,真正的原因還是為了撈名望罷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