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生活的地方。
戴克裡先甚至準備親自前往漢帝國,為此他甚至收縮了兵力停止了針對波斯薩珊王朝的軍事行動,整個羅馬帝國竟然詭異的開始收縮防禦了起來。
然後戴克裡先組建了一支龐大的朝聖團隊,準備走海路前往漢帝國——而有意思的是,羅馬帝國使用的船隻全部都是這些年從大漢的民用船廠買來的,也正是有了這些船,羅馬帝國與大漢的聯絡才能這麼頻繁。
可以說,劉軒雖然沒有主動的去影響,可是這個世界已經徹底的偏轉了原本的軌道了,就算他想控制也已經不可能了。
“地球村時代……可能要比我預計的來的還要早!”
而就在這個時候,北方傳來了一個新的訊息:代國最具權勢的拓跋家奪得了帝位,成為了這個鮮卑國家的新皇帝,並且改國號為魏!
訊息傳到大漢,漢人皆按照早些年的習慣稱其為北魏。此時,則剛好是漢歷一百年,也就是公元三百年。
第46章戴克裡先
第46章戴克裡先
“拓跋氏掌權,改國號為魏,並且開始主動學習大漢的文化,也許過不了多久,北方就不會再有純粹的遊牧民族了……”
在訊息傳到朝堂上之後,一些樂天派認為拓跋氏掌權是一件好事,因為拓跋氏對漢學並不牴觸,甚至還努力的學習,他們覺得北魏會和北趙幾個國家一樣,最後成為大漢的屬國一般的存在。
可並非所有人都這麼樂觀,比如兵部尚書劉曄就不認可這些人的說法。
“拓跋氏雖然學習漢學,卻並非單純的學習,根據一些訊息,拓跋氏大肆招募鮮卑人中有名望的學者,意圖建立屬於鮮卑人的文化,以代替目前在北魏一些行業內起到關鍵作用的漢人文化!”
包括度量衡、貨幣等等,拓跋氏都希望徹底的取締掉,然後用一套由鮮卑人自己設定的標準去做這些事情。
實際上,北燕等三國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可惜最後沒能成功。
畢竟北燕三國領土狹小,加上許多關鍵的物資都被大漢掌控,他們想推廣自己的那套,只要漢人們不接受,就會徹底完蛋!
可北魏不一樣,北魏領土廣闊,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是不需要大漢輸血來維持整個國家的運轉的。
所以他們有更多的迴旋餘地,只要強行的推廣起來,挺過一段時間之後,慢慢的就會形成一套全新的體系了。
“那該怎麼辦?”
眾人可不希望北魏鮮卑建立一套屬於他們的文化,那樣不但會影響到大漢以後針對北魏的策略,甚至還會影響到北燕三個國家。
經過幾十年的文化入侵,北燕三國現在已經和漢人的國家差別不大了,只是三國皇室還牢記著自己鮮卑人的身份,這幾十年裡與北魏的前身代國之間始終保持著相當的聯絡,誰也說不準這三傢什麼時候就會倒向對面。
眾人吵吵了一陣,最後把目光望向坐在龍椅上的天子,劉軒這時候用手肘拄著龍椅寬大的扶手,拳頭頂著臉頰,歪著身子看著眾人一句話都沒說。
朝中大臣已經習慣天子這個模樣了,反正大事的時候天子一點不含糊,所以怎麼坐著也就無所謂了。此時眾人討論不出個結果,就將目光轉到了皇帝身上,想看看皇帝在這個問題上究竟是什麼態度?
是直接開打?還是用別的手段收拾那北魏?劉軒也知道自己這時候得表個態,要不然大臣們就算心中有計劃,也不知道怎麼說。
“壽成有什麼建議嗎?”
一開口,眾人立刻就有了個大致的方向了。
第一句話問馬騰而不是問荀彧,天子明顯更傾向於用武力解決!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馬騰當了這麼多年的太尉,早就不是隻知道帶兵硬衝的莽漢了,他已經懂得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看待問題。
“鮮卑如今也並非鐵板一塊,實際上代國建立的時候就已經有一部分鮮卑族人不滿,否則也不會有北燕三國的出現。如今拓跋氏謀逆篡國,並且學習漢學,這在北魏國內也引起了相當的風波!”
劉軒點了點頭,實際上他也青睞於直接在北魏內部鬧出事端來。
“聽說代國北面有一部落,喚作柔然,是堅定的保留著遊牧民族習俗的部落,相信他們對北魏的種種舉措非常的不滿,所以……”
話到此處,眾臣就明白要做什麼事情了,而接下來的事情也就不需要劉軒再費神,他只要坐在一旁,等眾人商量出個結果後就可以。
以劉軒帳下這群文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