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的就是如何保證襄陽不被孫策打下來。
當然,如果能保住江陵那就更好了,可現在看來希望不大。而更要命的一點,是自己的文臣武將都各懷心思:武將們還好,可以荊家以及蔡家為首的一群傢伙,卻已經開始尋思一旦抵擋不住的話,是不是可以直接投降,因為這樣的話就不會威脅到他們在荊州的家族產業以及地位。
畢竟,孫策就算佔領了荊州,也需要靠他們這些本地勢力進行安撫和統治,再加上北面朝廷虎視眈眈,孫策也希望荊州儘快的安定下來吧?
這群人算盤打的叮噹響,就連劉表的夫人蔡氏都有意無意的說上一句:“何必要和孫策生死相搏?”
當天晚上就惹得劉表大怒,狠狠的罵了她一番,不過劉表的這種舉動反而讓蔡氏對劉表生出諸多不滿來,進而導致蔡家在抵抗孫策軍的入侵上更加的不願意出全力。
這些訊息,雖然並沒有直接打聽到,但零零散散各種各樣的資訊彙集到了一起,基本上可以還原出事實的真相。
劉軒在得知這些事情後,只是隨口說了一句:“劉景升命不久矣!”
劉曄聞言閉口不做評論,而已經漸漸融入到劉軒圈子裡的賈詡也是神在在的什麼也不說,也就是稍微不怎麼在乎形象的郭嘉嘿嘿笑了兩聲。
倒是劉備長嘆一口氣:“可惜劉景升當世俊傑,毀在宵小之手!”
說起來,劉備和劉表還是同輩,劉備也未嘗沒有與劉表結識一番的想法,原本看天子的安排,雖然劉表會失去荊州牧的位置,但他在宗室中的地位是不會受到太大的動搖的,劉軒也準備將劉表安排入朝。
當然,若是劉表不願意也大可做一位閒散的宗親,快快樂樂的過完下半生。
可如今看來,蔡家為了保全自己已經準備獻出荊州,而荊家明顯是和蔡家站在同一派。這兩家本就把持了荊州大部分事務,劉表治理荊州也是靠著這兩家中人。
除去劉表,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至於罪過?他們投入孫策帳下之後,哪裡還會有什麼罪過,就算有也是孫策來背。
“真是好算盤!”
可惜這兩家人絕對不會想到,就算他們跑到天涯海角,劉軒也不會放過他們。
雖然他瞧劉表不怎麼順眼,但劉表畢竟是漢室宗親,又是當今皇叔,朝廷認可的荊州牧,結果這兩家人說殺就殺了?可將漢室放在了眼中?
冒犯朝廷冒犯皇室冒犯了劉軒,還想有個好下場?未免把事情想的太好了些。
“荊家和蔡家,必須死!”
一句話,決定了這兩家的未來,劉軒順便還下了一道詔令:“因為此事關係到宗親,所以需要請皇叔走上一遭!”
劉備先是一愣,隨即就意識到了劉軒話中的含義。
一般涉及到宗親的事情,就會由宗正寺卿出面進行處理,劉備身為中護軍本來是和這事情扯不上什麼關係的,加上劉軒早就確定了中護軍的職權,連領軍打仗也輪不到劉備出馬。
可這次天子指名道姓要讓劉備前去處理此事,而且還特意提到了此事關係到了宗親所以才讓他去,那麼話中含義就非常明顯了——劉備接任宗正寺卿。
目前朝堂上的宗正卿是劉艾,這也是一個老臣了,在宗室的地位也極高,不過這麼多年下來年歲漸長,身體也越來越差了,眼見得朝廷一天一個模樣,劉艾也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更重要的是,朝廷解決了北方事務之後,肯定要將目光轉向南方,而南方無論是益州還是荊州都是皇室自家人,劉艾不想看到那種場面,而讓他去處理劉表和劉璋的問題他又毫無頭緒,所以乾脆眼不見心不煩,直接請辭回家養老。
奏表前日遞上來的,劉軒沒有多考慮就準了劉艾之請,然後趁著今天這次機會將劉備接手宗正寺的事情給定了下來。
這幾年來劉備在中護軍位置上勤勤懇懇,加上他為人處事極為圓滑,在朝堂上人緣也極好,當今三公之一的盧植又是他老師,所以莫說一個宗正卿,就算是更重要的位置或者一部尚書都是當得。
得到升遷,並沒有讓劉備變得得意忘形,反而他意識到自己的地位提升後,責任也變得更大了。
何況朝廷如今的情況,如果自己做不出成績來的話,能夠代替自己的人有的是。
與自己同輩的人不談,就算更老一輩的諸如劉虞也可以忽略,就算小一輩分的也一樣有合適人選接掌宗正寺。
旁的不說,當今陛下的弟弟陳留王劉協,這些年已經展現出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