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對臺戲(1 / 2)

小說:不明不清 作者:第十個名字

“難道就這麼看著?”即便在座的全是東林黨骨幹,做為後進的楊漣也沒打算輕易服軟。 “不然,自鳴鐘、透明琉璃器、綿白糖、四輪馬車與礦山有所不同,放在皇帝手裡是與民爭利,若是交與民間操辦不僅不會害民還能助民。現在咱們該去聯絡有識之士,先把聲勢慢慢搞起來,等著看陛下如何處置。” 顧憲成沒有在意年輕人的無禮,手捻鬍鬚道出瞭解決辦法。邊說邊看向沈鯉和葉茂才,待得到想要的反饋之後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說起搞聲勢,小弟倒是想起一件事。巧了,今日正是它售賣的日子,這裡就有一份!”一直沒怎麼說話的顧大章按住楊漣的手背示意先別急著表態,然後從懷中掏出一卷麻紙。 “《半月談》……伯欽,你怕是還不知道,此物背後也是李宏甫的手筆,想借用它來為我們搖旗吶喊站腳助威絕不可能。” 葉茂才眼睛最尖,紙卷剛抽出一半就認出了來歷,也猜到顧大章想說什麼,頭搖得像撥浪鼓,十分篤定的否決了這個設想。 “沒錯,通州馬誠所與李宏甫是摯友,如果沒有朝廷袒護,他一個被免職的御史如此肆無忌憚,錦衣衛怕是早就上門了。 早就有人為此事直言上諫,但全都留中不發石沉大海。吾曾當面問過此事,陛下只是笑了笑,說聲知道了再無下文。” 聽到《半月談》的名字,沈鯉有不小的意見。按照他的意思早就該查封抓人,朝廷裡的大事小情怎能任由民間評價,亂了禮數有失體統,說大不敬也不為過! “李宏甫此舉倒是聰明的很,有了《半月談》相助,一個人的聲音可以輕易被無數人聽見,比建院講學來得便捷。既然陛下不打算管,我們不妨也照貓畫虎,別讓他一家獨美。” 對於這種新鮮事物顧憲成的接受度比沈鯉要高得多,羨慕嫉妒恨肯定有,但更多還是眼前一亮。用報紙宣揚觀點的辦法比著書立說容易,比在書院裡講學快速,可以用極少的成本造成很廣泛的影響,正是東林黨所急需的。 雖然已經落後了一大步,但後來未必不能居上。以東林書院的力量,辦個類似的東西輕而易舉,和《半月談》針鋒相對也不落下風。 “高明!小弟家中略有浮財,若不嫌棄文章醜陋願擔此任!”這番話讓顧大章眼睛一亮,當即主動請纓,不光嘴上說說還許諾了經費。 “學生也願與伯欽兄共進退!” 緊跟著就是楊漣,他對以筆做刀的辯論方式很熱衷,文化人嘛,吵架也得找個符合身份的方式。以前是缺乏此類工具,現在不光有了趁手的兵器還具備了實力相當的對手,萬事俱備! “如此甚好,閣老給起個名字吧,請……”看到年輕人如此熱忱,要人有人要錢出錢,顧憲成很欣慰,東林後繼有人啊。 不過光有人和錢還不夠,必須得起個響亮且有深意的名號。本來心裡已經有了點眉目,但在座的諸人中沈鯉職務最高、年紀最大,這份殊榮必須也只能讓賢了。 “……叫做《東林旬講》如何?”沈鯉雖然對辦報不是太熱衷,可也達不到反對的程度,當下捻著鬍鬚踱了幾步,脫口而出。 “哈哈哈,閣老這是擺明了要和李宏甫唱對臺戲。也好,他是半月我們是一旬;他是談,我們講;針鋒相對,有魄力! 現在名有了、人有了、銀子有了,還缺個精心編纂所在。葉某官職纏身無暇多顧,黃華坊四牌二十一鋪有個院落,可供《東林旬講》修撰刊印。” 葉茂才率先鼓掌叫好,一半是真心一半算恭維。他是朝廷官員,還不像楊漣和顧大章在翰林院裡那麼清閒,想積極參與也有心無力。但沒打算光用嘴忽悠別人往前衝,當下拿出另一所宅院當做辦公地,不可謂不財大氣粗。 10月初,經過六部九卿廷推,一份內閣大學士候補名單放到了皇帝案頭上,李廷機、李戴、趙世卿、溫純等人皆在其中。 最終皇帝選了李廷機、李戴和翁正春入閣,原禮部左侍郎郭正域升禮部尚書,李戴則繼續兼任吏部尚書,沈鯉不出意外的成了內閣首輔。 從資歷上看,除了李戴不是翰林出身外都很夠格,但有了李贄的先例在前也沒人願意和戶部尚書較真兒,反正這位是中立派。 翁正春雖然級別比較低,只是從五品侍讀學士,但有個身份是日講官,整天給皇帝講經讀史比較超然。翰林院向來就是內閣大學士的搖籃,必須有資格入閣。 這個結果不太出乎意料,也比較讓朝堂各方勢力們接受。兩位中立派、一位浙黨鐵桿入閣,看上去是浙黨佔了大便宜,有點捲土重來的苗頭。 實則不然,沈鯉不光成為了內閣首輔,他的學生郭正域也接替了禮部尚書,仔細算起來東林黨不光不吃虧還有點小賺。至於說其它小派系只能忍著了,勢力最大的浙黨和東林黨不吱聲,反對也沒啥用。 那為啥兩個空缺選了三個入閣,這就是皇帝的權力了。理由很好找,工作忙唄,先帝在的時候缺官你們罵,現在充實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