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田義的話又起作用了,啥叫不能勤政、遠行、查賬和練兵啊?很顯然,查賬、勤政和練兵,無一例外都會侵害文官集團的利益和安全,勢必引起非常激烈的反噬,比如英宗和武宗。 而遠行,也包括御駕親征,這種行為正好給某些人提供了機會。在野外弄死皇帝總比在皇宮裡容易得多,也安全的多。 可田義又說了,最該防範的人不是滿朝文武,而是後宮裡的一群女人。這就有點讓洪濤迷惑了,按理說這些女人不是該和皇帝站在同一條戰壕裡的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 要是沒當過皇帝這麼想很正常,可一旦登上了寶座就可以理解田義說的是什麼意思了。後宮裡的明爭暗鬥從某種角度看,一點不比朝堂上的政治鬥爭輕鬆。 每個女人身後都站著好幾家人,每位皇子的出生都會讓一部分人欣喜若狂、一部分人咬牙切齒。誰來當皇帝和皇帝的死活,對她們而言都是一次豪賭。為了贏,任何感情都可以舍,任何道德也可以踐踏。 這時邏輯就可以推通了,當皇權侵害了官員利益且無法調和時,他們就會想辦法把逼宮。如果還不能徹底解決問題,那就只好想辦法換皇帝了。 文官集團自己辦不了,就會聯絡勳貴武將沆瀣一氣。要是依舊做不到,還可以聯合後宮裡的一些女人幫忙。此時皇帝反倒成了孤家寡人,再厲害也是一碗湯、一盅酒、一副藥送走的事兒。 田義是想告訴洪濤,太監有他們自己的工作傳承方式,對歷朝歷代裡發生在皇家的事情,不僅僅是瞭如指掌,還親力親為,經驗非常豐富。 想與文官們奪權很危險,他不知道該怎麼做。因為之前沒人成功過,教訓倒是不少,最慘痛的就是誰也不能信,越親近的越危險。想活命就容易多了,只要啥也不幹啥也不管,皇位反倒很穩固。 這些忠告很有借鑑意義,但也僅僅是借鑑。洪濤比英宗皇帝腹黑、狡猾、忍耐力強,最主要的是他有上帝視角,可以站在上千年的維度上像玩單機遊戲般的反覆演繹過程,再對比結果,得出最合理的解決辦法。 就目前的局面而言,洪濤認為也不算太難,該怎麼幹其實英宗皇帝已經給演示過了。無非就是控制軍隊,以此限制文官集團權力。同時再把後宮盯緊,重用宦官,防止有人為了自身利益鋌而走險。 但英宗過於著急了,動作過於明顯,剛抬手就被人家看出了目的,且順序不太對,這才導致了非常激烈的反彈,最終功虧一簣。 眼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和英宗基本一致。不過圈子繞得比較大,有時候在打擊文官集團,有時候又和他們站在一起,目的性非常不明顯,暫時還沒徹底撕破臉。 在後宮方面,確實還有隱患存在,比如說太皇太后、王皇后、太貴妃鄭氏等等,但由於出手早且方法得當,團結了宦官集團,不用太擔心後院著火。 有了基本盤做後盾,才能試探著向勳貴集團搖晃橄欖枝,假如他們還沒完全廢掉,能依靠自身力量與文官集團展開爭鬥,自己就在一邊看熱鬧,順勢添幾把火。 石油,古代也稱石漆、地脂、硫磺油、洧水,早在漢代就被發現,到了宋朝已經開始初步利用,用加熱後得到的混合油製造武器,稱為猛火油。 沈括在《夢溪筆談》就寫過: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帷幕皆黑。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 同時在四川一些地方,百姓們會開掘地面獲得一種會燃燒的油氣,用其煮沸滷水熬製井鹽。這種油氣大部分是天然氣,少部分是輕質石油。 鄜、延境內,指的就是明代陝西延安府的鄜州和延水。後世有個延長石油集團,具體產量不清楚,但肯定是在開採。 可是後世能開採不見得明代也能開採,如果不是埋藏的深度比較淺,怕是知道位置也無能為力,技術裝置都不夠,根本挖不出來。 但洪濤認為可以挖出來,因為他在一份題本中看到了相關描述。有個叫畢懋康的陝西巡按彙報工作時說,在延水附近有百姓以石油代替煤,一到冬天就燒得烏煙瘴氣,幾里之外都能聞到臭味。 聽聽,窮苦百姓已經能用石油採暖了,肯定不會太難獲取。山西巡按畢懋康當即被召回京師,根據他描述的細節確實是石油,且埋藏很淺,有些乾脆自己流了出來,天長日久形成一片片黑色的湖泊,魚蝦不生、飛鳥不落。 “臣仿效宋朝沈括用石油制墨,效果頗佳,若是能長久為之定會重現延川石液!”當洪濤隨口一問石油除了燃燒取暖還能不能利用時,畢懋康毫不遲疑的獻上一策,眼神裡充滿了希冀。 “哦!比徽墨如何?”做為一名巡按御史能親自下基層做試驗,並取得了初步成果,動手能力應該算很不錯的。但洪濤並沒太往心裡去,畢懋康是歙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