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像有點殘忍,還是做好最壞的準備,讓現實來說明一切吧。
最先發起進攻的不是蒙古重騎兵,而是南邊的大明邊軍。他們用步兵組成了一個個小方陣,前排舉著半人高的盾牌,後面是如林的長槍,把步弓手擋在最後,不急不緩的壓了過來。
步兵剛剛靠近到300多米,另外三面的蒙古重騎兵也動了,戰馬邁著小碎步在地面上踩出不同的節奏。跑了百米之後節奏加快,逐漸混合在一起,發出了沉悶的隆隆聲,震得戰壕的邊緣不停掉土。
重騎兵的衝鋒確實很有氣勢,陸軍官兵也確實感受到了強大的壓力,連同杜文煥、丁順在內的軍官們人人面色凝重,雙拳緊握。
反倒是士兵們相比而言更輕鬆,他們全縮在戰壕裡只能聽見聲音,看不到景象,等於幾千名瞎子,再強大的威壓也是白搭。
“到150米再開火射擊!”然而讓軍官們最害怕的不是敵人,而是自己的皇帝,這命令下的僅次於扔下槍出去白刃戰。
從距離上算,面對衝起來的騎兵也就能射擊兩輪,然後第一道戰壕就被突破了,又得掏出短槍準備近距離搏殺。
但常年的訓練和對軍規的習慣性畏懼,讓軍官們沒有猶豫,全部選擇了無條件執行。有些站在三道防線後面,有些則站在壕溝裡,使勁兒咬住嘴唇剋制內心的恐懼,計算著雙方的距離。
(本章完)
inf。inf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