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本不該有的戰爭(1 / 2)

小說:不明不清 作者:第十個名字

“臣謹遵聖命……只是如此一來會不會影響南方的賦稅收繳和地方穩定?”面對皇帝提出的冗官問題,袁應泰必須感同身受,不管他是不是士人階層也必須心知肚明。 在去廣東擔任布政使時,下面的州縣沒少跑,真正能幹事的十個官吏裡不足一個,被逼著能幹事的,十個官吏裡不足三個。 剩下的要不真不會幹,要不真不想幹。有他們的存在,除了耗費稅賦之外,還會給想幹事的官員造成阻礙,確實沒一點好處。 但管理一個國家並不是看著哪兒礙事就切掉那麼簡單,在面對已經存在的成熟體系時對錯往往沒有明確的界限,過程也不是很重要,結果才是關鍵。 南京的第二套班子除了歷史遺留問題之外,也確實有存在的必要性,替朝廷監督、管理長江以南的很多事情,尤其是每年的夏秋糧稅。如果裁撤,那六部的工作量就會增加,還會嚴重影響漕運、織造等行業,牽一髮而動全身。 換句話講,由於通訊和交通條件的制約,中央政府的控制範圍是有限的,僅靠京師不足以掌控全域性,所以需要有個協處理器來幫助中央處理器完成部分任務。在主機板上看著挺多餘,可沒有了還不成。 “你聽說過日月銀行嗎?”既然準備拿南京官員體系開刀了,洪濤就不會忽略所有負面影響,也必須經過精密算計才會下決心。 不過其中的有些關竅他不說,別人還真的很難揣摩到。不是智商問題,而是見識。根本沒見過的東西,把腦子想破了也是枉然,這時就必須給予解釋了。 “那是自然,臣在南洋總督任上時陛下就下旨吩咐過,廣東福建的糧物走海運北上,銀錢交與日月銀行兌付……陛下打算用銀行收稅!?” 做為在廣東和福建任職很長時間的官員,不知道日月銀行不太可能。從景陽十年(1614)開始,兩省的現金俸祿就由日月銀行代發了,拿到手的全是五錢和一錢重的銀幣。 但袁應泰做為吏部尚書必須不能僅考慮到字面意思,輕而易舉就聯想到了另一種可能性。但銀行能代替南京各部的工作嗎?他原則上是不太信的。 “眼下肯定是不能的,南京官員也不是明年都裁撤掉,我們還有的是時間,過幾年說不定就可以了。不要把目光只盯在日月銀行上,海關、海運總督衙門、各州府的糧倉還有海軍和陸軍,都加在一起全盤考慮下。 今天暫且到這裡吧,回去之後仔細琢磨琢磨朕的話,先不要向外人透露,過段時間我們君臣再詳細聊聊。別以為回到京中就能忙裡偷閒了,事情太多,千頭萬緒。” 看到袁應泰吃驚的表情,洪濤很滿意。後世的稅收體系雖然不是自己創造的,但能給大部分人當先知,總能讓人心情愉悅。 不過這次的先知又被殿外探頭探腦的蹴鞠隊小太監給耽誤了,他們沒有特別急的事情通常都會先通知王安或者王承恩,不會直接跑來打擾自己。 “說吧,是何處有人趁機作亂?” 那到底是什麼急事呢,洪濤覺得離不開這次大抓捕。自己可以事先安排御馬監和錦衣衛到山西,也能秘密找來安南僱傭軍彈壓江浙,但牽扯進來的官員士紳勳貴遠不止這兩處,保不齊就有誰想鋌而走險。 “回稟萬歲爺,是呂宋的西班牙人使節到了大沽口,袁總督派人詢問是否準其入京面聖。”可惜猜錯了,抓了上百名官員勳貴居然還沒人起兵反叛,倒是暫時扔到腦後的西班牙人有訊息了。 “……真他媽的不識抬舉、給臉不要臉!傳旨,讓袁可立連同海軍參謀部速速入宮,使節讓他等著吧,等朕安排好了軍隊,讓他帶著戰書回去!” 可是當洪濤看完了厚厚的奏摺之後,本以為的好訊息卻變成了壞訊息,壞得讓他忍不住罵了髒口。 根據海軍參謀部的陳述,西班牙使節此次前來並不是繼續商談兩國合作的,甚至不是來自西班牙國內,而是菲律賓總督手下的一名上尉軍官。 他帶來了西班牙國王的最終答覆,兩國合作的建議被否決了,具體為什麼沒說。然後還有菲律賓總督的建議,希望大明皇帝下詔讓沿海港口禁止荷蘭商船入港停靠,大明海商也不要去巴達維亞交易。 另外菲律賓總督還轉達了西班牙國王的意思,打算要回被劫持的蒙塔尼斯號大帆船以及船上的所有人員和財產。贖金自然是一個子兒沒有,能給與的補償就是原諒,不再追究劫持者的責任。 洪濤差點把鼻子給氣歪了,這是把自己當啥了?西班牙的海外領地總督,還是東南亞某個小國的酋長?連特使都不派,親筆信也沒有,隨便找個人口頭說兩句就給打發啦! 尊重向來不是別人給的,想獲得只能自己去拿。對於不尊重自己的人,洪濤的態度向來是以牙還牙。當然了,前提是有能力反擊,如果沒有就先用古人言當遮羞布,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啥的。 那現在有沒有能力報復、怎麼報復、又該報復到什麼程度呢,洪濤自己還真沒法決定,必須得把專業人士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