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翊坤宮之變429銀行4開設銀行並不需要和朝臣打招呼,更不需要他們同意,估計他們也不知道銀行是個什麼東西。至於說沒有貨幣體系能不能辦銀行,這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銀行只是個統稱,按照業務範圍能分成很多種型別,比如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等等,功能不同、作用也不同。洪濤要弄的不屬於上述任何一種型別,在後世被稱為政策性銀行。 按照書面解釋,政策性銀行是由國家出資設立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的工具。 光看字面可能還是不太明白,那就舉個例子。比如說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注意,不是農業銀行,是農業發展銀行。它的主要業務是面向農村和農民的信貸和金融服務,包括農村投資、農產品加工等。 看明白了吧,政府制定了某項專門針對某個行業的政策,打算由國家投入資金扶持,為了更有效率更方便,於是就弄出一個銀行來專門幹這個事兒。 雖然這是後世的金融手段,完全照搬到明朝肯定缺乏相應的金融環境和條件,但也不是完全沒用,稍微改一改還是可以起到比較明顯的作用。 具體來說,洪濤是嫌新政的推廣速度還是太慢,照這個進度發展下去,光廣東和福建兩個省就得等上十年左右才能完備工業和商業佈局,並讓當地人從傳統的農業社會思維模式中逐漸走出來。 大明有兩京十三省,就算可以用廣東福建當模板培訓足夠數量的中下層官員,想讓其它省份完全變樣,恐怕也得五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洪濤本人不缺時間,花一百年也願意等,可有人等不及,比如女真、蒙古、日本和歐洲各國。如果不把國內的經濟搞起來,讓財富得以重新分配,促進社會穩定,拿什麼去應對外來的威脅呢? 想讓新政加速,光靠連忽悠帶哄的拉著官僚士紳們去投資建工廠遠遠不夠,而且洪濤也不想讓他們佔據太多份額,否則將來依舊是個大麻煩。 但現實很殘酷,不拉著他們入股就找不到大筆投資。有些農戶、工匠、小商人願意辦廠,可是他們缺乏資金,只能幹看著致富的機會從眼前溜走。 如果能有一個機構打著民間的名義向這部分人發放定向貸款,不光能解決發展速度慢的問題,還可以賺取一些利息,順帶著又把新經濟體系的基礎打牢了,至少是一舉三得。 那洪濤為什麼不以皇家的名義直接向全社會發放這種貸款呢,難道誰還敢欠皇家的錢不還?實際上還不還錢是小事,有沒有人敢借才是大問題。 別忘了這可是皇權至上的明代,好人誰沒事敢和皇帝借錢花啊,就算事先說好了條件也沒人敢信。啥叫金口玉言?啥叫出口成憲?任何約定到了皇帝面前都可能變成廢紙一張,還沒地方能說理。 如果這筆錢從內帑裡出,還會引發官僚士紳集團的覬覦。他們可比百姓們膽子大多了,就沒有不敢拿的錢,會千方百計的來貸款,然後新政的蛋糕就又成了他們的盤中餐了。 “席爾瓦,朕打算讓你返回西班牙,順便給國王帶封信。” 銀行的問題還沒完全談透,席爾瓦男爵就被帶到了校場教室。洪濤讓男爵夫人先在清馥殿裡等著,自己和王承恩又去了校場,見面之後也沒廢話,直接說出了要求。 “……感謝聖母、感謝陛下,請相信我的信用,只要能踏上西班牙土地,國王肯定會看到陛下的信,我願意用生命擔保!” 一聽說皇帝要放自己回國,席爾瓦男爵愣了十多秒鐘光眨巴眼沒說話,估計是腦容量不太夠,算不清幸運為何來的如此突然。好不容易反應過來了,馬上就是一頓指天發誓。 “嗯,很好,明天會有人來接你去港口,祝一路順風!”皇帝很隨意的擺了擺手,示意談話結束了。 “陛下,奧雅妮會和我在港口見面對吧?”由於說的是拉丁語,席爾瓦好像聽出點問題。皇帝一直說的是你,沒有伱們。 “奧雅妮?不不不,她不去西班牙。名額只有一個,她向我推薦了你。她答應朕永遠留在這裡,成為帝國臣民。” “可、可我們是夫妻,我們還有女兒……仁慈的皇帝陛下,請一定要讓她和我一起返回西班牙。她是我的一切,失去了她我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這下席爾瓦傻眼了,張了張嘴,好久才鼓起勇氣向這位神秘的東方皇帝乞求。 “留下她是有理由的,朕要在帝國建立銀行,她剛好熟悉銀行業務。要不這樣,你留下,放她回西班牙。你不是說在新西班牙總督區當過銀行經理嗎?” “我……我、我的銀行經理是假的……不不不,也不是假的,只是很多事情都是奧雅妮在做,我自己……不太很熟悉銀行業務。”面對皇帝給出的另一個選擇,席爾瓦依舊是滿臉愁苦,甚至有點語無倫次。小主,這個章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