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作,而是指著案上成摞的奏疏,似笑非笑的對我說:“真想不到劉秀用兵如神,看他斯文秀氣,一副受氣包的樣兒,居然會有此等能耐。”
我侍立一旁,手攏於袖,淡淡微笑,不置可否。
輕視劉秀的能力,是更始帝執政中最大的敗筆。當年的昆陽之戰,歷歷在目,雖說拜天時之利甚多,然而劉秀在當時所展現出的機智與果斷,早已顯示著他非池中之物。
劉玄將我羈絆在身邊,讓我以趙夫人閨中密友的身份暫居長秋殿,非主非僕,他每日都臨駕長秋殿,似乎是來探望趙姬,又似乎是來看我……他對我的態度出乎意料的尊重,甚至連稍許過分的舉止都未曾有過一點,與之前那個邪惡如魔鬼一般的人物判若兩人。
蕭王在解決銅馬軍後,並未就此停歇,緊接著又引兵南下,攻打河內射犬聚的青犢、上江、大彤、鐵脛、五幡等十餘萬的農民軍。
為避免再發生劉秀鯨吞這些農民軍的兵力,劉玄命令尚書僕射謝躬帶兵襄助蕭王。名為襄助,其實不過是想盡可能的不讓蕭王勢力繼續擴大,壓制劉秀。
劉秀與謝躬二人在消滅王郎後,曾各自領兵駐於邯鄲,分城而處。劉秀攻打銅馬時,謝躬並未有所作為,此次南下攻擊青犢,得更始帝授命,謝躬與劉秀聯合,劉秀率兵進攻青犢軍,謝躬率隊攻擊山陽的尤來軍。
北方的戰事隆隆打響,我在長秋殿中翹首祈盼,卻不能顯露出一絲一毫的擔憂,唯恐引起劉玄質疑。
如果我處在劉秀的位置,事到如今,已不能再放任謝躬這樣的人在身邊置喙,然而一旦除掉謝躬,則代表著與劉玄徹底翻臉。如果明著來不行,那麼暗除亦可,只是不知劉秀肯不肯這麼幹。
殿外落葉繽紛,天空雲捲雲舒,七月流火,秋的氣息濃郁地充斥著每個角落。
連我自己都不清楚是從何時起,我的心腸已變得如此堅硬如鐵,竟能把一條人命看得如此輕淡,或許這一切真該拜劉玄所賜,是他讓我懂得了要如何保護自己,要如何硬起心腸,要如何在這個亂世生存,如何分清自己的朋友和敵人……
背後有異感靠近,我假裝不知,攏在袖中的手指握緊、放鬆,再握緊。
“你認為劉秀是個怎樣的人?”聲音低沉,略帶喑啞。
我故作驚訝地回身,盈盈拜下,那雙屬於天之驕子的手及時托住我的手肘。我嬌弱地喊了聲:“陛下!”
他的眸底有絲黯然,比平時更添一份深沉。三十而立,意氣風發,漢家天子,中興之主,眼前的這個男子,他真是歷史上那個東漢王朝的開國之君麼?
我掩藏住內心深處的鄙薄與不屑,暗暗的審視著他,他在後宮之中醉生夢死,不是他不想做一個大權在握的自主皇帝,只是強迫他做傀儡娃娃的那根控線還未徹底斷裂。朝上除了他的親信勢力外,把持朝政主力的仍是那些昔日的綠林軍主腦。
“陛下……可是有什麼不痛快?”我明眸淺笑。
他看了我許久,終於低嘆一聲:“謝躬死了。”
我有片刻的驚訝,卻假裝不解,惋惜道:“謝將軍如何便……”
手肘上一緊,他的指甲掐痛我的胳膊:“他敗於尤來軍,退兵鄴縣,遇伏而亡。”眼眸一烈,我在他眼中看到了濃烈的殺意,“你們不是常贊蕭王為人敦厚老實,怎的如此敦厚老實之人,竟也會使這等奸詐之計?”
“陛下!”我連連呼痛,蹙眉道,“賤妾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他推開我,冷道:“謝躬不曾死於尤來的伏兵,他是死在留守鄴縣的魏郡太守陳康之手。”
“那又如何?”
“蕭王雖不在鄴縣,可他的部將吳漢、岑彭卻恰恰去了鄴縣。”
我挑眉冷笑:“那又如何?”
“謝躬死了,他的部下已盡數歸於蕭王,振威將軍馬武奔赴射犬城,未向蕭王興師問罪,卻反而歸降了。”
我暗自好笑,馬武雖然一直身處綠林軍,但他與劉秀惺惺相惜,那等交情是在昆陽之戰上並肩抗敵,生死與共換來的。劉秀若是求他歸降,簡直易如反掌。
“那又如何呢?陛下!”第三次,我從容不迫的把這句反問丟了出來。
他高深莫測地瞅著我,不怒反笑:“你好像一點都不驚訝。”
“何需驚訝。”我笑道,“姑且不論謝將軍是如何亡故的,蕭王總還是大漢的蕭王,是陛下的蕭王,他為臣,陛下乃君,君臣名分仍在。陛下如此在意蕭王的所作所為,難道是為了最終逼得他在漢朝無處安